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廪君的神话传说与创立巴国

发布时间:2021-10-28 12:01
  巴族是古老的部族。廪君创建巴国的时间,可能略晚于蚕丛,而和古蜀国鱼凫王朝属于同一个时代。廪君蛮是巴人的主体族群之一。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氏族与部落,比如板楯蛮、濮人与賨人等,都是巴国的重要部族。廪君崛起之后,既有和其他部族的联盟,也有征战和攻取,从而迅速扩张了势力,成了很有威望的巴国君王。 

【文章来源】:文史杂志.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廪君的神话传说与创立巴国


涪陵小田溪出土的虎钮于

青铜,渝水,列传,蛮夷


常璩说的“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反映了当时巴人的尚武之风。这种尚勇之风在汉代仍有突出表现。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说“阆中有渝水,賨民所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9]。《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将廪君和武落钟离山五姓称为巴郡南郡蛮,将渝水(嘉陵江)流域的巴人称为板楯蛮夷,又称为巴郡阆中夷人,说在秦昭王时“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而闻名于世;又说“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遂世世服从”[10]。《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与《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述大致相似,只是称谓略有不同,但史实是一致的。在川东地区发现的汉代画像上,就描绘了巴人动作劲勇、刚健有力的舞蹈情景,例如綦江二蹬岩崖墓刻画的巴人舞、璧山出土汉代石棺上刻画的巴人舞等,[11]就是很好的例证。四川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出土有较多的青铜兵器,器形有青铜钺、青铜剑、青铜矛、青铜镞等,也反映了当时巴人的尚武之风。关于巴国的疆域与都邑,据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巴国的范围“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由此可知巴国的地域范围,大致是北起汉中,南达黔中,西起川中,东至鄂西。其主要的活动区域,则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与鄂西等地区。尤其是嘉陵江流域和渠江流域,是巴人的主要栖居地。汉水上游陕东南地区与大巴山之间,以及长江三峡地区,也都是巴人活动的重要范围。《华阳国志·巴志》又说:“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12]。由此可知巴人曾在重庆、合川、阆中等处相继建立过都城。从其他文献记载看,《史记·张仪列传》正义引《括地志》说“巴子城,在合州石镜县南五里,故垫江县也。巴子都江州,在都之北,又峡州界也”[13]。民国《合川县志》也有“今(合州)州治之南,地名水南,俗谓之故城口,即巴子别都也”的记载。巴人为什么要建多处都城?推测可能与巴族自身的发展,以及巴与楚曾多次发生战争,都有一定的关系。譬如《华阳国志·巴志》说“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阳关及沔关”,就是例证。

遗址,廪君,蜀文化,三星堆


应该指出的是,蜀文化有三星堆、金沙等大遗址,但巴文化迄今尚未有大遗址的考古发现,这对全面深入透彻地了解巴国历史,无疑成为了局限。所以,我们对廪君和巴国早期历史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对于很多未解之谜,也只能想象和推测了。


本文编号:346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6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