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农牧交汇、胡汉交融:鄂尔多斯高原凤凰山汉墓壁画再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14:37
  本文运用历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汇总、描述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凤凰山汉墓壁画的形制、随葬品和壁画概况。深入分析了壁画所具有的题材内容涵盖天地、包罗万象,布局严谨有序、构图充满张力、气势,线条的流动飞扬和色彩的丰富热烈等绘画艺术特点。通过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汉代历史与凤凰山汉墓的生动壁画内容结合起来分析,透析出壁画所反映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发展状况、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交汇产生的宜农宜牧经济形态、南匈奴与汉族交往融合的社会民族状况等基本历史史实和社会发展特点,凸显了凤凰山汉墓壁画在鄂尔多斯高原乃至中国北方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文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9)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农牧交汇、胡汉交融:鄂尔多斯高原凤凰山汉墓壁画再分析


六南壁(前壁)墓门两侧壁画

壁画,盾牌,黑色,武库


墓室东壁,左侧大半部绘兵器武库图及抵兕图;右侧绘庄园宴饮乐舞图,车马出行图等。(图十七)东壁上方至庭院外绘垂帐,左侧悬挂一面鼓,黑色边框,白色鼓面。右侧以黑色绘斜插的两件棨戟和两把长剑。右侧绘一黑色盾牌,上有白色卷云纹。盾牌右边绘一箭匣,箭匣盖为黄色,四周绘以蓝彩,上用黑色线条勾画出卷云纹,箭匣两边各插箭三支,匣上悬置一弩弓,匣面搭两块白绢,在盾牌和剑匣下方绘一抵兕,形态与后壁所绘抵兕相同。

壁画,胡须,庭院,褐色


西壁左侧下方庭院外绘出行归来图,画一骑两乘。前为一导骑开道,马白色,骑者蓝衣、褐领、褐袖,头戴宽檐高顶黑帽。其后画一乘黑舆、黑辕、黑交络的轺车;车盖部分已漫漶不清;驾一匹枣红色马;马作奔驰状,黑缨;车内坐两男性,一为乘者,一为御者;乘者身着黑衣,头戴贤冠,留胡须,双手扶在舆上;御者身着红衣,头戴宽檐高顶帽,留披发,右手执鞭、辔。随后跟随一乘,无盖,车与前者相同,马为枣红色,作奔驰状;车内坐三人,右侧两人均身着褐色袍、头戴宽檐高顶帽,帽侧插翎;中间一人为执鞭御者;左侧另一人身着黑色袍,头戴黑帽,帽侧无翎。在导骑之前,绘迎面而来的狗、猪及鸟雀等,作欢喜雀跃状。(四)墓室北壁(后壁)壁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J]. 刘兴林.  中国农史. 2016(02)
[2]鄂尔多斯汉代墓葬壁画赏析[J]. 杨泽蒙.  鄂尔多斯文化. 2010(02)
[3]汉代的养马业及对马种的改良[J]. 安忠义.  农业考古. 2006(04)
[4]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J]. 马利清.  考古与文物. 2003(02)
[5]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J]. 张海斌.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0(01)
[6]试论东汉时期的封建庄园[J]. 何天明.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1)
[7]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J]. 史念海.  考古与文物. 1980 (01)



本文编号:347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7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