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阅读史视角下的《传习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09:26
  作为阳明心学代表的《传习录》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士人中形成了阅读《传习录》的社会风尚。不论是王学的支持者抑或是反对者,均从《传习录》中汲取自身需要的精神养料。士人围绕《传习录》形成了一个阅读群体,并在相互交流互动中以自身的思考影响他人并从他人的感悟中获得启迪,由此形成了只属于《传习录》阅读群体的回忆空间。以《传习录》为中心的回忆空间,成为士人共同的学术资源与精神宝藏,也由此促进了思想的变迁。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传习录》版本概况与编者群体
二、士人的思考与选择
三、以《传习录》为中心的士人交往
四、《传习录》背后的明清思想变迁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畿重刻南大吉本《传习录》与南本相关问题[J]. 任文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明儒刊刻《传习录》的旨趣[J]. 汪学群.  船山学刊. 2015(01)
[3]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说新探[J]. 汪学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4]王阳明《传习录》对儒家经典的诠释[J]. 汪学群.  明史研究论丛. 2014(01)
[5]道统、文统与政统——明中后期科举考试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分化[J]. 张献忠.  学术研究. 2013(09)
[6]阳明心学、佛学对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的影响——以袁黄所纂举业用书为中心的考察[J]. 张献忠.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J]. 张仲民.  社会科学评论. 2006(04)
[8]“自下而上”:当代西方新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J]. 周兵.  史学月刊. 2006(04)
[9]当代西方新社会文化史述论[J]. 李宏图.  世界历史. 2004(01)

硕士论文
[1]《传习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 张菁洲.贵州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00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500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c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