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幅绢画看南宋杂剧的演出形态
发布时间:2022-02-05 04:46
宋代杂剧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形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宫博物院所藏《眼药酸》和《打花鼓》绢画描绘的是南宋杂剧演出的场景。本文从表演内容、演出结构、脚色行当等方面分析南宋杂剧的演出形态,认为南宋杂剧的形态虽较北宋杂剧在段数结构、表演内容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其仍在滑稽调笑的表演之路上徘徊,未能迈出向真正戏剧形态转变的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眼药酸》与《打花鼓》绢画①
二、演出内容
三、演出结构
四、脚色行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戏曲文物看宋金元杂剧的脚色行当[J]. 延保全. 中华戏曲. 2006(02)
本文编号:3614587
【文章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眼药酸》与《打花鼓》绢画①
二、演出内容
三、演出结构
四、脚色行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戏曲文物看宋金元杂剧的脚色行当[J]. 延保全. 中华戏曲. 2006(02)
本文编号:3614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1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