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分合演变考论

发布时间:2022-02-10 21:27
  兵备道是明代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对付"江贼""矿贼"和倭寇的侵扰,加强地方屯田、水利等事务的管理,明廷在弘治至嘉靖年间相继设立凤阳、九江、太仓、应天和徽饶五个兵备道,其辖区范围均兼及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对该地区的管辖单元,也有一个从卫逐渐转变为府的过程。隆庆六年,出于统一事权的考虑,明廷设立徽宁兵备道,将安庆、徽州地区的府卫纳入同一兵备道管理之下,并维持在南直隶的辖区范围内,不再跨省。后因地方形势的变化,为使兵备道在军事上占据有利位置,明廷又对徽宁兵备道进行了几次分化和调整。兵备道的分合演变,显示出其在安庆、徽州地区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并为清代安徽省的形成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历史地理研究. 2020,40(02)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明代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分合演变考论


天启三年徽安道、宁太道的驻地与辖区

地图,崇祯,辖区,池州


原属徽安道的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合并为新徽宁道后,安庆府、池州府等其他府县则组合为新的兵备道。崇祯九年刊刻的《皇明职方地图》记录了池安道的情况,书中《南直隶职官表》“池州”处标明“兵备。整饬池安太道兼句容六县江防”(10)。如图2所示,安庆府、池州府与太平府、应天外六县组合为池安太道,驻于池州,简称池安道。后移驻安庆则称安池道,实为一道。为便于行文,下文统称为池安道。通过图2可以看出池安道下辖的三府和应天外六县区域都是沿江分布,其职能在《皇明职方地图》中标为江防。而这一时期最大的江防问题就是要面对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军大起义。由于农民军的势力不断侵入长江沿线,朝廷为应对战事相继设立芜湖户部钞关、督饷户部侍郎和安庐巡抚等职,促使池安道的驻地发生了多次迁移。

崇祯,辖区,缙绅,池州


与此同时,池州缙绅王建和等在面对贼势汹汹的压力下,请求池太道驻地从芜湖迁回池州,据丁燿所作《池郡缙绅王建和等公请顾韵弢(元镜)道台驻池书略》一文:夫江北贼猖,宜以皖郡为重。今势逼江南池阳,宜亟图防御也。且池阳营兵调发皖郡矣,驻池,部堂移之楚中矣。宪台合还池署,以复祖宗朝旧典……向以祸在江北,尚可恃长江天堑。苟一旦衅起池阳,则陪京何所恃哉?但今宪台临池还镇,事必奏闻,未敢擅渎,容同孔阁学、郑少保控诸两院,力图题请,先此布闻。(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中后期安庆地区建置考述——以兵备道和巡抚的设置为中心[J]. 夏斌.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8(10)
[2]明代羌族地区兵备道考[J]. 耿少将.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3]论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的演变[J]. 苏辰,罗冬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明代蓟州兵备道设立时间考[J]. 李鹏飞.  历史档案. 2015(02)
[5]明代太仓州的设置[J]. 谢湜.  历史研究. 2012(03)
[6]明代的天津兵备道[J]. 韩帅.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7]明代辽东苑马寺卿兼金复海盖兵备道考论[J]. 赵树国.  兰台世界. 2011(01)
[8]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 傅林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9]明清时期道的分类及其功能演变——现代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渊源的视角[J]. 张小稳.  云南社会科学. 2010(03)
[10]宁国商人初探[J]. 戴玉,范金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8(03)

硕士论文
[1]明代芜湖榷关研究[D]. 昂清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张佳胤年谱[D]. 冯雁雯.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19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