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代有翼仙兽:从多样形像到新创典范

发布时间:2022-08-02 16:14
  汉代画像石上有翼仙兽和无翼仙兽的形象意义基本一致,翅膀并非仙兽必需的特征。尽管有翼无翼的造型没有明确规律,但能带翅膀的神兽往往是被挑选过的。除了少量的他种翼兽造型之外,有翼造型基本限于本来就是先秦文化中地位等级最高的神兽:龙和虎。因为老虎属于保护天界西域的神兽,与牠接触后死者才能升天,故在汉墓画像上带翼老虎的资格比龙更高,构图数量远多于翼龙。且之后从翼虎、翼龙、翼狮等形象衍生出新的艺术主题——辟邪,并从汉代风靡至唐代。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前 言
二、汉代画像石刻画的天界群兽形象
    (一)天界羽猎
    (二)西王母群兽
    (三)仙人逗弄翼兽
    (四)天界禽兽
    (五)总结
三、天界最高地位的神兽
    (一)翼龙、翼虎相对构图
    (二)保护西域天界的虎神,以及从神虎到辟邪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历史“世界化”的过程思考中国翼兽的萌生[J]. 郭静云.  民族艺术. 2020(03)
[2]探讨中国翼兽问题之要点[J]. 郭静云,王鸿洋.  中国美术研究. 2019(03)
[3]从西亚到东亚:翼兽形象之原义及本土化[J]. 郭静云,王鸿洋.  民族艺术. 2019(03)
[4]左东右西:论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方位模式[J]. 王倩.  文化遗产. 2014(02)
[5]论汉代民间的鼠信仰——兼谈“老鼠嫁女”的原型及其旨趣[J]. 郑先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6]汉墓“虎食鬼魅”画像试探——兼谈汉代墓前石雕虎形翼兽的起源[J]. 王煜.  考古. 2010(12)
[7]四川长宁“七个洞”崖墓画像考辨[J]. 牛天伟.  考古. 2010(11)
[8]三台郪江崖墓“狗咬耗子”图像再解读[J]. 宋超.  四川文物. 2008(06)
[9]彭山画像崖墓墓门石刻画像试论[J]. 唐长寿.  四川文物. 2008(04)
[10]山东微山县西汉画像石墓[J]. 杨建东.  文物. 2000(10)



本文编号:366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6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