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纳缚波与马可波罗之罗卜再研究——兼论西晋十六国时期楼兰粟特人之动向
发布时间:2022-08-06 20:43
罗卜和怯台是罗布泊以南的两个地名,在8—16世纪的古藏语、波斯语等文献里经常被提到。怯台即7世纪初康艳典率领粟特人建立的弩支城(新城),位于今瓦石峡绿洲。罗卜在《马可波罗行纪》里有较详细的记载,亦即玄奘所谓之纳缚波,位于今若羌或米兰绿洲。纳缚波是一个粟特语名字,意为"新地"。这个名字的出现,反映了西晋十六国时期鄯善国境内粟特人据点的变动。西晋前凉时期,粟特人聚居在西域长史府的所在地,即罗布泊岸边的楼兰古城。4世纪中后期,前凉亡后,楼兰古城逐渐废弃。粟特人在罗布泊地区的根据地于是迁至鄯善国都扞泥城一带。新的据点被粟特人冠以纳缚波之名。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斯坦因对罗卜地望之判定
二怯台
三罗卜之语源
四纳缚波之名所见罗布泊地区粟特人之动向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楼兰出土文书释丛[J]. 胡平生. 文物. 1991(08)
[2]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J]. 黄盛璋. 敦煌学辑刊. 1986(02)
本文编号:367033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斯坦因对罗卜地望之判定
二怯台
三罗卜之语源
四纳缚波之名所见罗布泊地区粟特人之动向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楼兰出土文书释丛[J]. 胡平生. 文物. 1991(08)
[2]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J]. 黄盛璋. 敦煌学辑刊. 1986(02)
本文编号:3670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7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