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庙“舞亭”新证
发布时间:2022-10-15 20:24
此文新证之义有二,一是北宋"龟头舞亭"碑刻证据的新发现;二是对宋金元"舞亭"类建筑形制演进形态及功能的重新厘定。宋金元时期神庙"舞亭类"建筑主要有"初始型舞亭"形制演进和"露台型舞亭"形制演进两种模式。其中"露台型舞亭"形制演进模式变化略小;"初始型舞亭"形制演进模式经历了"初始型舞亭""发展型舞亭""标准型舞亭"三种演进形态。各形态舞亭之功能亦各有侧重,"露台型舞亭""标准型舞亭",演出乐舞和戏曲是其主要功能;"初始型舞亭""发展型舞亭",其主要功能当为雩祭时进行舞雩的场所,展演杂剧的功能退居其次。且基本判定阳城县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中北宋"龟头舞亭"当为"初始型舞亭"形制布局。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碑刻概况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神庙露台的新发现[J]. 颜伟,王加昕.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8(01)
[2]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J]. 王潞伟.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1)
[3]北宋“舞楼”碑刻的新发现[J]. 车文明. 文学遗产. 2011(05)
[4]略论露台、勾栏与舞楼之关系[J]. 曹飞.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1(02)
[5]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J]. 延保全. 文艺研究. 2011(05)
[6]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J]. 车文明. 考古. 2001(06)
[7]论宋代神庙剧场[J]. 谭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6)
[8]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J]. 廖奔. 文物. 1996(02)
[9]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J]. 廖奔. 文物. 1989(07)
本文编号:369198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碑刻概况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神庙露台的新发现[J]. 颜伟,王加昕.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8(01)
[2]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J]. 王潞伟.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1)
[3]北宋“舞楼”碑刻的新发现[J]. 车文明. 文学遗产. 2011(05)
[4]略论露台、勾栏与舞楼之关系[J]. 曹飞.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1(02)
[5]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J]. 延保全. 文艺研究. 2011(05)
[6]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J]. 车文明. 考古. 2001(06)
[7]论宋代神庙剧场[J]. 谭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6)
[8]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J]. 廖奔. 文物. 1996(02)
[9]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J]. 廖奔. 文物. 1989(07)
本文编号:369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9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