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鄂西土司贡马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06:37
  明朝定鼎南京后,鄂西土司陆续表示臣服,积极前往贡马。考察鄂西土司贡马的频率和规模,以嘉靖四年、二十二年为节点,可分为三个特征迥异的阶段。贡马不仅仅是土司履行义务的载体,更是土司开展文化交流和赎罪的工具。嘉靖帝令土司贡马"易银储库"后,贡马数量骤减,也反映明代马政发生显著变化。鄂西土司的贡马未能发展成为"茶马互市"制度或朝贡贸易,原因在于其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贡马不仅彰显明朝对鄂西土司的"羁縻"性质,更是中央王朝与鄂西土司互动的媒介,是明朝在武陵山区构建有效统治秩序的象征。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鄂西土司贡马的阶段性特征
二、鄂西土司贡马的成因
    (一)贡马是土司履行朝贡义务的方式
    (二)贡马是明朝战马的来源之一
    (三)贡马是土司向朝廷谢恩的标示
    (四)贡马是土司赎罪的手段
三、鄂西土司贡马的政治象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茶马制度新论——以卫所属番体制为中心[J]. 胡小鹏,敏政.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2)
[2]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述论[J]. 李良品,廖佳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硕士论文
[1]明代治边策略研究[D]. 曹茂庭.四川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12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12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