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欧、梅戏题诗考察北宋时期对“戏”诗的认识——理解宋诗特殊题材与复杂情感的一种视角

发布时间:2022-12-17 10:19
  欧阳修、梅尧臣关于戏谑诗的专门理论表达较少,但从49首戏题诗,即题目标明"戏"字的诗,可以看到他们对此的丰富认识。在他们看来,戏题诗在形式上可以较少受拘束,于五七言诗体式之外可以采用杂言句式与破格句法,从而展开诗友间的竞技;在题材上,倾向于选取日常琐事与怪诞内容,并采用夸张、想象的方式;在情感上,往往是自乐与对亲密友人的揶揄,借此显示出彼此间的狎近。这为理解戏谑诗与唱和之作的创作背景提供一些信息,也为理解宋诗中的特殊题材与当时复杂的交际环境提供一种视角。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不拘于形式:可以采用杂言句式与破格句法
    (一)杂言句式
    (二)破格句法
二、 题材的选择:不避丑秽与叙事性特征
    (一)择取生活细节,显示出交游之乐与以丑为戏
    (二)虚构叙事:荒怪仙话中的戏谑意味
三、 感情内蕴:自我抒怀与友朋间的亲狎
    (一)复杂的自我情感:以言“乐”为底色的自谦与自嘲
    (二)人际关系的考量:滑向放纵的揶揄与亲狎意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阳修与宋代戏谑诗风的兴起[J]. 崔铭.  江西社会科学. 2015(12)
[2]论宋人锁院诗[J]. 诸葛忆兵.  文学评论. 2009(06)
[3]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J]. 王水照.  文学遗产. 1994(03)



本文编号:371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1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