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署与北宋礼乐思想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4-01 11:10
乐署与中国传统礼乐思想关系密切而独特,乐署为建设、推行特定礼乐思想而设,礼乐思想一旦建成、壮大、圆满并深入人心,进而体现为民众自觉的行为,则乐署目标实现,礼乐思想影响扩及更多阶层,乐署作为机构的本体存在往往不是随之壮大,而是削弱甚至消失。崇文盛世的宋朝,乐署与礼乐思想这种独特关系可谓典型。在经过了晚唐五代之乱、渴求礼乐思想与秩序的北宋,更是如此。就发生与运行机制而言,北宋诸乐署的设置、运作是北宋礼乐思想形成、普及的重要国家力量;北宋礼乐思想体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是乐署体系全方位运行、影响的结果。部分乐署最终被裁撤,有特定时期经济因素的考量,而裁撤行为本身又是"节俭"礼乐思想贯彻的结果。北宋乐署裁撤,人员散向民间,又可视为乐署对于礼乐思想的另一种影响——"非建制"影响的开始。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乐署的设立与礼乐思想建设同步
(一)太常寺
(二)教坊
(三)云韶部
(四)钧容直
(五)东西班乐
(六)大晟府
二、乐署的运作实施、完善礼乐思想
(一)强调天人合一背景下的君臣、官民同乐,是乐署活动不断展示、强化的礼乐思想
(二)规范尊卑秩序、奖酬贤能,是乐署活动展示、强化的又一礼仪思想
(三)各乐署音律保持统一,功能互补,传达出协调、合作的国家礼乐精神
(四)追求高雅、力避俚俗,是乐署的追求,也是其实施礼乐思想的又一侧面,尽管这一追求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
三、乐署的废罢体现礼乐思想的普及与升华
(一)乐署所推行的完美礼乐,难以在外来暴力作用下保全自身
(二)特殊情形下,乐署以自身的废罢践行了自身所推行的“节俭”礼乐思想
本文编号:377703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乐署的设立与礼乐思想建设同步
(一)太常寺
(二)教坊
(三)云韶部
(四)钧容直
(五)东西班乐
(六)大晟府
二、乐署的运作实施、完善礼乐思想
(一)强调天人合一背景下的君臣、官民同乐,是乐署活动不断展示、强化的礼乐思想
(二)规范尊卑秩序、奖酬贤能,是乐署活动展示、强化的又一礼仪思想
(三)各乐署音律保持统一,功能互补,传达出协调、合作的国家礼乐精神
(四)追求高雅、力避俚俗,是乐署的追求,也是其实施礼乐思想的又一侧面,尽管这一追求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
三、乐署的废罢体现礼乐思想的普及与升华
(一)乐署所推行的完美礼乐,难以在外来暴力作用下保全自身
(二)特殊情形下,乐署以自身的废罢践行了自身所推行的“节俭”礼乐思想
本文编号:3777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7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