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政权的正统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7:07
本文关键词:五胡政权的正统观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政权纷纷建立。在大分裂的时代,每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后都在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时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迁中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草原文明逐渐走向了农耕文明。游牧民族在文化方面大力学习中原的文化,接受了中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正统观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观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汉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被游牧民族所学习。在五胡政权建立之后,,每个政权为了证明自身政权是合法政权而不是僭伪政权,于是在政权的各方面充分进行合法性的论证,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就被五胡政权的建立者借鉴。正统观在少数民族政权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各个政权为了彰显其政权的正统性,争夺正统、趋向正统、树立正统成为了每个政权建立的必经之路。正统论的影响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各个政权的变迁、民心所向等各方面体现出来,对正统的争夺和对中原文化的学习有力的传承了中华文明。这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正统观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民族内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改变介绍了正统观念的产生;第三章为五胡政权利用汉族正统观对政权的论证以彰显其合法地位;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五胡政权的正统观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第五章则是正统观对五胡政权的影响及其在正统政权中的最终确立。
【关键词】:魏晋 正统观 五胡政权 民族融合 汉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3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1
- 第三节 理论方法与创新11-13
- 第二章 五胡政权正统观念的产生13-23
- 第一节 五胡内迁与汉民族的融合13-17
- 1. 五胡的内迁13-15
- 2. 形成了共同生活圈15-17
- 第二节 对汉文化的长期学习17-23
- 1. 五胡首领接受汉文化17-20
- 2. 大量任用汉臣20-23
- 第三章 汉族正统观对五胡政权的论证23-39
- 第一节 五胡政权的正统表现23-27
- 1. 姓氏与国号的选择23-25
- 2. 立宗庙行大典25-27
- 第二节 五胡政权政治上的正统观27-39
- 1. 应天受命与天命符瑞27-30
- 2. 大一统观下的中原之争30-34
- 3. 五德始终与五行祥瑞34-36
- 4. 有德政权为正统36-39
- 第四章 五胡政权正统观念的特点39-46
- 第一节 视中原文化为正统文化39-41
- 第二节 在正统政权下的自卑感41-43
- 第三节 冲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43-46
- 第五章 正统观的影响及其最终确立46-52
- 第一节 正统观的影响46-49
- 1. 掀起了抢夺正统的高潮46-47
- 2. 民族融合和社会形态的改变47-48
- 3. 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48-49
- 第二节 五胡正统地位的最终确立49-52
- 1. 效仿汉族受汉族正统政权封号阶段50
- 2. 学习汉文化建立自为帝统阶段50-51
- 3. 平等对话正式确立北方正统阶段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硕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57-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梅;;前燕正统观的发展变化——兼及中原士人出仕前燕心态[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2 曹东方,罗永萱;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短祚探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汪文学;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6期
6 胡阿祥;中国历史上的汉国号[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陈琳国;;东汉末年南匈奴南迁的前后[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8 康亚军;;十六国时期羯族若干问题考述[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胡鸿;;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以北族记忆中的匈奴为例[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10 彭丰文;;试论十六国时期胡人正统观的嬗变[J];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54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4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