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莫高窟菩萨开相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5:15

  本文关键词:唐代莫高窟菩萨开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敦煌 菩萨 开相特征 现代设计


【摘要】:唐朝的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促成文化以及艺术空前繁荣,大唐帝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文章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造像艺术成就,头饰艺术品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以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为对象,把唐代划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并分别 对这四个时期菩萨开相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研究进行阐述。提炼归纳唐各个时期的造像特点,以唐朝各个年代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探讨了唐菩萨开相各个时期的演变,以大量的史学论据和唐代莫高窟菩萨形象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唐朝唐观音菩萨开相面妆符号,如花钿、眉饰、面妆、唇形、璎珞等。总结出唐代观音开相的特点。并对这些造像特点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唐代菩萨开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绘画与雕塑中 具有本土地域性形象符号特征的艺术样式,是古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挖掘这方面的宝贵资源,运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使得带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作品走向全球。唐代菩萨开相艺术对我国现代动画角色设计,舞美设计,舞台化妆以及首饰设计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敦煌 菩萨 开相特征 现代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K87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7
  • 1.2 研究方法7-8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4 术语界定9
  • 1.5 研究现状9-10
  • 1.6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浑融和嫁接11-17
  • 2.1 外来文化与敦煌佛教艺术11-12
  • 2.2 中原风格的交融12-13
  • 2.3 敦煌本土元素的影响13-14
  • 2.4 由隋到唐的风格演变14-16
  • 2.4.1 菩萨造型14-15
  • 2.4.2 造型语言的建构15-16
  • 2.5 唐代观音造像题材的不断丰富16-17
  • 第三章 唐代莫高窟菩萨开相特征17-27
  • 3.1 初唐莫高窟菩萨开相特征17-19
  • 3.2 盛唐莫高窟菩萨开相特征19-21
  • 3.3 中唐莫高窟菩萨开相特征21-23
  • 3.4 晚唐莫高窟菩萨开相特征23-27
  • 第四章 唐代莫高窟观音开相妆束特征27-33
  • 4.1 肤色渲染27-29
  • 4.2 花钿29-30
  • 4.3 菩萨眉式30-32
  • 4.4 菩萨唇妆32-33
  • 第五章 唐代莫高窟观音菩萨开相装饰特征33-42
  • 5.1 菩萨宝冠33-37
  • 5.1.1 化佛冠33-34
  • 5.1.2 珠宝冠34-35
  • 5.1.3 莲花冠35-36
  • 5.1.4 日月宝冠36
  • 5.1.5 叶冠36-37
  • 5.1.6 卷云纹冠37
  • 5.2 菩萨耳饰璎珞37-42
  • 5.2.1 菩萨耳饰37-39
  • 5.2.2 菩萨璎珞39-42
  • 第六章 唐代莫高窟观音菩萨开相对现代设计的影响42-50
  • 6.1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42-43
  • 6.1.1 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误区42-43
  • 6.1.2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源泉43
  • 6.2 对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43-46
  • 6.2.1 阿修罗造型特征分析44-45
  • 6.2.2 乐神乾闼婆造型特征分析45
  • 6.2.3 金翅神鸟造型特征分析45-46
  • 6.3 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46-48
  • 6.3.1 对舞台化妆造型的影响47-48
  • 6.3.2 对影视化妆造型的影响48
  • 6.3.3 对新娘造型的影响48
  • 6.4 对首饰设计的影响48-49
  • 6.5 日本传统继承给我们的启示49-50
  • 第八章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秀文;中国古代妇女眉妆与敦煌妇女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一[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2 冯盈之;;唐诗中的唐代女性服饰[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汪维玲;中国古代妇女面妆概述[J];浙江学刊;1990年02期

4 范强;论唐代女子的面妆及发式[J];装饰;2005年03期

5 徐莉;;从唐代诗词中看唐代女性脸部贴饰文化[J];装饰;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556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6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