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东汉君主弭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22:08

  本文关键词:东汉君主弭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汉君主 弭灾 天人感应 举措


【摘要】:东汉时期,气候变化很大,灾害频繁发生,给当时中国脆弱的小农经济以沉重的打击。面对灾害,东汉君主寻求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稳定,在采取了积极的务实性的减灾措施的同时,,也实施了相应的一些务虚性的弭灾措施。弭灾即消弭灾害,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皇帝和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的一系列的政治领域、思想意识形态内的应对措施。在“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两汉君主试图借助对上天的祈祷、自责、调节现实世界的阴阳等方式祈求上天不要再使灾害降临。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弭灾措施成为东汉时期君主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由于其政治和经济成本上的优势备受东汉君主的推崇。弭灾行为不仅对汉代政治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从东汉君主弭灾缘起、弭灾举措以及弭灾的特征和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东汉君主弭灾行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考察了东汉时期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君主弭灾行为的缘起。东汉时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东汉君主弭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以“灾害天谴”说为中心的弭灾思想进而为东汉君主的弭灾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重点论述了东汉君主的弭灾举措。在灾害频发的现实下和“灾害天谴”的理论支持下,东汉君主紧密结合国家政治实际,推行了一整套的弭灾举措。诸如体现“灾害天谴”的下诏自谴、改元和整顿吏治;体现君主仁政慎罚的大赦、录囚和缓刑;体现任贤选能思想的言谏和举贤;体现儒家礼仪的求雨、止雨和逐日等仪式。同时探讨了东汉君主各种弭灾行为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最后,总结归纳了东汉君主弭灾行为的历史特征和效应。东汉君主的弭灾行为具有道德礼仪性、政治现实性和心理需求性。更对东汉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其对后世君主弭灾和减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东汉君主 弭灾 天人感应 举措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4.2;D63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绪言9-11
  • 二、 东汉自然灾害概况与弭灾缘起11-16
  • 1 、东汉自然灾害概况11-14
  • (1)、东汉自然灾害概述11-13
  • (2)、东汉自然灾害的破坏性13-14
  • 2 、弭灾缘起14-16
  • (1)、原始神灵观念和自然崇拜意识14-15
  • (2)、天人感应论15-16
  • 三、 东汉君主弭灾举措16-42
  • 1 、因灾自谴与改元16-22
  • (1)、皇帝下诏自谴16-18
  • (2)、因灾避正殿18-20
  • (3)、因灾改元20-22
  • 2 、因灾整治吏治22-29
  • (1)、因灾整治吏治22-23
  • (2)、因灾策免三公23-29
  • (3)、宽赦自主赈灾的官吏29
  • 3 、因灾言谏举贤29-33
  • (1)、因灾言谏29-30
  • (2)、因灾举贤30-33
  • 4 、因灾施仁政慎罚33-39
  • (1)、因灾出宫人33-34
  • (2)、因灾大赦34-37
  • (3)、因灾录囚37-38
  • (4)、因灾缓刑38-39
  • 5 、因灾祈禳之礼39-42
  • (1)、求雨礼仪39-41
  • (2)、止雨仪式41
  • (3)、日食礼41
  • (4)、逐疫仪式41-42
  • 四、 东汉君主弭灾的特征与效应42-47
  • 1 、东汉君主弭灾的特征42-44
  • (1)、道德性42-43
  • (2)、礼仪性43
  • (3)、政治性43-44
  • 2 、东汉君主弭灾的效应44-47
  • (1)、政治效应44-45
  • (2)、社会效应45
  • (3)、文化效应45-46
  • (4)、心理效应46-47
  • 五、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光,邹国慰;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陈平;中国封建录囚制度述评[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陈玉琼;高建国;;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年04期

4 王文涛;;汉代吏治与社会救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王文涛;;董仲舒社会救助思想探微[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张小锋;;吕后出宫人与代王刘恒“独幸窦姬”发微[J];晋阳学刊;2009年01期

9 刘太祥;东汉防灾赈灾措施[J];南都学坛;1994年01期

10 李真玉;汉画中的农事习俗[J];南都学坛;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长辉;儒学与汉代禳灾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