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荒政与钞法
本文关键词: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荒政与钞法
【摘要】:洪武永乐时期是明朝荒政形成和发展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荒政和钞法的考察,笔者以为,明朝在洪武永乐时期实施的钞法影响到了明代荒政政策。在这一时期,不仅预备仓建设中用钞,灾害的赈济中也用钞。在水灾、旱灾、蝗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济中都几乎牵涉到宝钞的赈济。朱元璋和朱棣在荒政中用钞,一方面是为了推行钞法;另一方面是为了挽救钞法的危机。但是在洪武永乐时期,由于滥发纸币和无节制的支出宝钞,使得市场中流通的纸币量大量增加,从而导致纸币的贬值。明代洪武时期就是在宝钞贬值之时,在荒政中大量支出宝钞。不管是用贬值的宝钞进行籴粮备荒,建立预备仓储制度,还是在荒政中直接赈钞,笔者都认为是对灾民的一次无情的掠夺。而灾民们“乞折输钞”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之举。在客观上,这一措施却促使了民间的纸币向国库流入,减少了市场上宝钞的数量,无形之中有利于宝钞的回收。明代洪武永乐时期实施的钞法,对荒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荒政中进行货币赈济,又是推行钞法的表现。这一时期的钞法与荒政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关系之中。笔者通过对明代洪武永乐时期钞法的研究,来探讨这一政策对明代荒政的影响。从而反过来看每一项荒政措施实施背后的本质。
【关键词】:洪武 永乐 钞法 荒政 预备仓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目录5-6
- 一、前言6-15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6
- (二) 学术史回顾和本文突破点6-13
-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3-15
- 二、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荒政概述15-27
- (一) 防灾减灾措施15-23
- 1.预备仓储建设15-17
- 2. 农田水利建设17-21
- 3. 垦荒屯田,,发展农业21-23
- (二) 救灾措施23-27
- 1. 蠲免23-25
- 2. 赈济25-27
- 3. 抚恤27
- 三、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钞法和国家财政27-52
- (一)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钞法概述28-42
- 1.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钱法28-31
- 2.洪武、永乐时期的白银流通情况31-35
- 3.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钞法35-42
- (二)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国家财政税收及宝钞支出42-52
- 1. 洪武永乐时期的国家财政税收的概况42-48
- 2. 洪武永乐朝的宝钞支出48-52
- 四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钞法与荒政的演变52-79
- (一) 钞法与“收籴备荒”52-63
- 1. 运钞籴谷“以振凶荒”53-56
- 2. 预备仓储的积极作用56-59
- 3. 预备仓与“先赈后闻”59-63
- (二) 赈灾中“以钞赈济之”63-67
- 1. 灾害中的赈钱63-64
- 2. 救灾中的赈钞64-66
- 3. 灾害救济中赈银66-67
- (三) 救灾中的折钞或输钞67-73
- 1. 折钞或输钞67-71
- 2. 与钞法有关的其它荒政政策71-73
- (四) 钞法与荒政的相互影响73-79
- 1. 明朝之前荒政中的货币赈济73-74
- 2. 明朝的钞法与荒政的相互影响74-79
- 五、结语79-81
- 参考文献81-89
- 后记89-91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论著情况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致元;明代的赈灾制度──以凤阳一府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卞利;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周致元;朱元璋的救荒思想和荒政措施[J];安徽史学;2000年02期
4 崔峗;明代的备荒仓储[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5 肖发生;方志远;;明前期荒政中的腐败及治理[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6 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7 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04期
8 赵玉田;明代北方灾荒的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5期
9 赵玉田,方顺姬;明前期北方灾荒与农业开发[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10 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玉田;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后智钢;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16-19世纪中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昭;明代的灾荒救治[D];郑州大学;2002年
2 胡卫伟;明前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1368—1487)[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诗波;明代铜钱铸造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平;试论灾异与万历政局[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祁磊;明清时期救荒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欢;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俊丽;明代前期北方地区流民成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房爱华;明崇祯年间浙江地区灾荒与社会自救[D];吉林大学;2006年
9 孙良玉;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张焕育;明代预备仓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6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