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集团建国道路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20 00:09
本文关键词:河东集团建国道路的探讨
【摘要】:唐末,以突厥别部沙陀为主的军事集团占据了今日山西高原,形成了河东集团。起初,河东集团保留了浓重的蕃部残余,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模式,武人扮演了政治主角。次任统治者李存勖(后唐庄宗)袭位后,河东集团一面开疆拓土,奠定了后唐王朝的基本疆域;另一面,他以藩邸家臣为亲信势力,逐步接管军政大权,加强了专制集权。后唐建国后,庄宗君臣模仿了中晚唐以来的政治体制,即内诸使司系统架空外朝的模式,适应了武人与家臣两大政治派系之消长关系。随着家臣秉政格局的确立,后唐王朝各种政治斗争的焦点便集中到了朝臣领袖郭崇韬的身上:他的存在维系了脆弱的政治平衡局面,他的死也宣告了庄宗政权的灭亡。经过同光四年之内乱,后唐帝位转入将领李嗣源(明宗)一系。明宗时期,开始有意识地将藩镇体制转变为传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这包括了重建中枢权力机构、整编禁军、削夺藩镇权力等措施。经过了后来历代统治者不断的调整与积累,以藩镇建国的道路临近终点,藩镇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唐王朝(包括其前身河东藩镇)从开创、扩张、建国、灭亡的过程,是一部完整的藩镇建国史。藩镇建国的主要力量——武人与文吏——来自于唐代社会的社会基层;这一历程,反映了他们参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强烈诉求。只是五代统治者大多出身武人,他们缺乏远大的政治追求与切实的政治素养,始终不能将这种社会层而的剧烈流动加以制度化,导致了五代时期一次次改朝换代的乱象。
【关键词】:五代 沙陀 河东集团 藩镇 李存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7
- 一. 选题意义8-9
- 二. 相关学术成果简介与本文研究思路概述9-17
- 第一章 河东藩镇的武人本位17-25
- 一、蕃汉联合军事体制17-21
- 二、武人本位的成因及意义21-25
- 第二章 从武人立国到家臣秉政——后唐建国25-39
- 一、内外并举:后唐建国的过程25-30
- 二、后唐王朝的主要统治力量——藩邸家臣30-34
- 三、析同光年间的政争——以郭崇韬为中心34-39
- 第三章 从崩溃到重建——藩镇建国的完成39-51
- 一、征蜀决策与征蜀失利39-43
- 二、析李嗣源登基43-46
- 三、藩镇体制建国的完成46-51
- 后论51-53
- 参考书目53-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尊;唐庄宗亡国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孙f ;;细论五代武力集团义亲关系[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4 戴显群;剖析后唐伶官现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6 张国清;;五代武人忠孝观念探析——以后唐周德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局的变动[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8 曾国富;试析五代晋王李存勖灭后梁的条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9 贾艳红;略论沙陀骑兵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的作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韩国磐;;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J];历史教学;195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德军;唐代中原藩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本海;沙陀的形成及其与北方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5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6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