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牢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3:19

  本文关键词:宋代牢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牢城 厢军 拣选 移配 军额


【摘要】: 牢城是关押罪囚并充役的场所。其产生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完善、终结于宋朝。宋代牢城在前代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增多、分布的范围的扩大,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本文对牢城相关考察,除绪论外,共设置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牢城的概念,简要追述自唐末至宋牢城内涵的演变,并详细比较牢城同剩员、剩员直和“狱”的区别。 第二部分,从宏观角度把握牢城的分类和分布,通过大量史实分析牢城分类和分布特征。 第三部分,将牢城拣选制度、移配制度放到厢军或宋军的相关系统中进行考察,以比较、分析牢城相关制度的特殊性。牢城处于厢军系统的最低层,因此牢城拣选和移配,更多的体现宋廷对牢城人的宽宥,是统治阶级敦促罪囚“自新”,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牢城的四种功能:自唐末以来,牢城一直以地方州镇军队见于史书,军事功能是其最初始的功能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五代中后期,牢城增加了收容罪囚和执役功能。宋代牢城功能更加多样,有作为司法系统终端的惩戒羁押功能,有作为聚集劳动力为国家服务的经济功能,还有敦促配军弃恶从善的教化功能。这三种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地区有不同的侧重由于牢城“以待有罪配隶之人”本质,惩罚功能是牢城最主要的功能。 第五部分,从微观角度,近距离了解牢城军的生活。主要从牢城军俸禄的微薄、居住条件的恶劣和相对较严的军纪来反映牢城人日常生活。
【关键词】:牢城 厢军 拣选 移配 军额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1
  • 第一章 宋代牢城的界定11-19
  • 一 牢城、牢城军和牢城营11
  • 二 牢城名称的演变11-14
  • 三 剩员和剩员直14-15
  • 四 剩员直和牢城15-16
  • 五 牢城与和监狱16-19
  • 第二章 牢城的分等和分布19-25
  • 一 牢城的等级19-22
  • 二 牢城的分布22-25
  • 第三章 宋代牢城相关制度25-29
  • 一 牢城拣选25-26
  • 二 牢城移配26-29
  • 第四章 宋代牢城的功能29-34
  • 一 牢城的惩罚功能29-30
  • 二 牢城的劳役功能30-32
  • 三 牢城的教化功能32-34
  • 第五章 牢城军的生活34-43
  • 一 牢城军额数34-38
  • 二 牢城内人员分析38-41
  • 三 牢城罪犯居住条件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晓燕;略论宋代监狱管理制度的发展及主要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薛梅卿;宋朝矜贷赃吏之法介评[J];法学评论;1993年04期

3 原立荣;;“刺配”刑罚小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谭凤娥;宋代的俸禄制度与宋代的灭亡[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葛金芳;从宋朝集权政治看厢军制度的形成背景——宋代冗兵成因研究之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6 卢俊勇;;宋代牢城军初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全明;也论宋代官员的俸禄[J];历史研究;1997年02期

8 伊敏;;宋代流刑特点考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戴建国;宋代的狱政制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0 杜文玉;王凤翔;;唐宋时期牢城使考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584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84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