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怀恩仕唐反唐及其对中唐北疆产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仆固怀恩仕唐反唐及其对中唐北疆产生的影响
【摘要】:仆固怀恩作为唐朝肃、代宗之际的中兴名将,在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中,不但担任着平叛的重任,而且在唐朝假以蕃兵讨伐安史叛臣的政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曾两次说服回纥助唐讨逆,在唐与回纥的关系中起到了联络和推动的作用,对唐朝北疆的稳定意义重大。但在平定河北后,他奏请由安史降将分帅河北,,有树党自顾之嫌,客观上促成了河北割据,对唐朝北疆的稳定留有隐患。 仆固怀恩在功成名就之时,由于人为及自身的原因在北部边疆举起了反唐大旗,这对唐朝北疆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怀恩反唐后回纥受仆固怀恩影响,两次入寇中原,使唐朝与回纥一直以来的和平友好关系一度中断;同时怀恩反唐使安史之乱中的主力军朔方军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朔方军被排斥,神策军的实力逐渐在西北地区膨胀,并成为唐朝监制西北藩镇的又一重要手段。同时使本已是军务繁琐之地的西北边疆地区局势更加的紧张。总之,仆固怀恩仕唐及反唐对唐朝北疆的稳定与否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关键词】:仆固怀恩 仕唐 反唐 北疆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 选题意义8
- (二) 文献综述8
- (三) 研究现状8-10
- (四)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10-11
- 一、 仆固家族与仆固怀恩11-14
- 二、 仆固怀恩仕唐及其对北疆所产生的影响14-23
- (一) 仆固怀恩在唐回关系中的特殊与积极作用,对唐朝北疆的稳定意义重大15-17
- (二) 仆固怀恩在安抚安史降将中有树党自顾之嫌,对唐朝北疆的稳定 留有隐患17-23
- 三、 仆固怀恩反唐及其对北疆所产生的影响23-30
- (一) 仆固怀恩反唐始末23-26
- (二) 仆固怀恩反唐对北疆产生的影响26-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3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睿;舒坦;;再谈杜甫“预测诗”[J];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2 冯敏;;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管理政策析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谢国先;;略谈唐代中国移民活动的类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鸿志;;唐钱“大历元宝”析疑[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宁;昔为兄弟,今为子婿[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3 满都麦;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的历史起源[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姚道红;中国古代民族变迁[N];学知报;2011年
5 王爱国;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自觉维护新疆稳定和祖国统一[N];兵团日报(汉);2001年
6 郭明德;唐帅郭子仪与灵台西原大战[N];平凉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党艳红;在雕塑中回顾宁夏上下2000年[N];银川晚报;2010年
8 [泰]诗琳通;在新疆看中国古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海晔 甘青;深入实地 服务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蓝勇;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N];中国贸易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效锋;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洪海安;唐代铁券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丽;仆固怀恩仕唐反唐及其对中唐北疆产生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谷训涛;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章鸿昊;唐代吐蕃与回纥在西域及河陇地区的军事角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杜娟;从突董事件看唐朝与回纥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5 谭成明;回纥信仰摩尼教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静;试论郭子仪对中唐北疆的经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耿强;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河东节度使及辖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军;唐代北部边疆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军胜;敦煌写本僧无名所上谏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5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8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