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秦直道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7:35

  本文关键词:秦直道若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道 线路 堑山堙谷


【摘要】:秦代是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建设史上一个重要时代,秦直道不仅是单纯的一条道路,关系到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多年来学者研究比较多,调查工作很细致,且考古发掘规模比较大。 秦直道所包括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一条道路,还包括沿线烽燧、离宫别馆、兵站等附属设施,故秦直道是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秦直道线路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经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发掘,秦直道沿线经过陕西省淳化县、旬邑县、黄陵县、富县、甘泉县、志丹县、安塞县以及榆林市等地,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而传统西线说所认为秦直道应为东汉以后道路。 秦直道采用“堑山堙谷”的建筑方式,烽燧、离宫别馆、兵站等相关附属设施也各有特点,在中国古代道路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以往调查中,调查人员曾发现许多堑山堙谷的痕迹,但从味有过发掘,并未了解其详细修建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掘,笔者对这种修筑方式有了初步认识。 秦直道自秦代开始修建,西汉对匈奴作战与和平交往中多有使用,故秦直道作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原王朝与匈奴交恶时期军事作用占主导,和平交往时期和平功能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直道 线路 堑山堙谷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三、基本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12-13
  • 第一章 秦直道基本问题13-20
  • 一、秦直道的定义13
  • 二、秦直道的修建时间13-14
  • 三、秦直道修建背景14-16
  • 四、秦直道的功能16-17
  • 五、秦直道的作用17-20
  • (一) 秦直道在战争中的作用18
  • (二) 秦直道在和平交往时期的作用18-20
  • 第二章 秦直道的走向20-28
  • 一、秦直道走向的分歧20-21
  • 二、秦直道所经线路的认识21-25
  • (一) 西线说并非秦直道21-22
  • (二) 东线说为秦直道22-25
  • 三、对秦直道的大规模破坏活动的探讨25-28
  • 第三章 秦直道的修筑方法28-38
  • 一、先秦时代的道路修筑28-29
  • 二、堑山堙谷的修筑方法29-34
  • (一) 堑山路段的修筑方法29-31
  • (二) 堙谷路段的修筑方法31-33
  • (三) 沿山脊行进秦直道的修筑33-34
  • 三、道路保护措施的修筑34-35
  • (一) 道路护坡的修筑34-35
  • (二) 秦直道的排水沟35
  • 四、秦直道的过河方式35-38
  • 第四章 秦直道沿线附属设施38-47
  • 一、秦直道沿线烽燧38-41
  • 二、秦直道沿线离宫别馆和兵站41-43
  • (一) 甘泉宫42-43
  • (二) 志丹县任窑子和安塞县红花园行宫遗址43
  • (三) 其它离宫别馆和兵站遗址43
  • 三、秦直道沿线关隘43-47
  • (一) 石门关44
  • (二) 调令关44-45
  • (三) 兴隆关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北辰;古桥门与秦直道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李军平;;论秦直道[J];草原;2009年07期

3 王开;“秦直道”新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贺清海 ,王开;毛乌素沙漠中秦汉“直道”遗迹探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刘治立;秦直道与子午岭地区的佛教遗存[J];敦煌学辑刊;2003年02期

6 甄自明;李绿芬;;浅论红庆河古城、秦直道与昭君出塞[J];鄂尔多斯文化;2011年06期

7 李仲立;秦直道新论[J];西北史地;1997年04期

8 张多勇;秦直道研究综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郜耿豪;;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研究述要[J];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10 康清莲;;秦驰道直道考议[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0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90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