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史研究:源流、现状与前景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史研究:源流、现状与前景
【摘要】:中国城市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现代诸多学科发展的推动和新兴的城市史学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城市历史地理和古都研究、城市社会史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经济史研究、比较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史学理论研究等热点专题领域。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城市史学的学科建设、城市史研究视野的拓宽与领域的开拓、城市史的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中国城市史 城市史学 学科建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城市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6BZS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方兴未艾,正逐渐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无论是从史学刊物有关城市史文章的刊发、城市史研究专著的出版,还是从国家和地方课题的设立、国家清史工程中《城市志》的设立,乃至城市史研究专业网站、刊物、学位点的开办等,都反映出中国城市史研究正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2 辛德勇;侯仁之先生对于我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开拓性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业祖润;北京“通洲古运河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探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张瑾;二三十年代影响重庆城市变迁的几个因素──论刘湘对重庆的军人干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阎亚宁;中国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的新思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常庆禄;平顶山市建设“山水城市”的初步构想[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6 杨果;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7 陈松;;近代重庆城区挑夫探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郝明工;;试论陪都重庆的文化建构两维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友谊;重庆开埠与近代四川对外贸易的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10 李东芝;李宏伟;;抗日战争与重庆城市近代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侯碧清;彭锋;程仁武;;大都市区生物多样性区域特色迁地保护与生态恢复——以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规划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成;贺吉德;;关于中国古都学研究对象之浅见——兼与朱启銮、夏万年先生商榷[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薛正昌;;明代西北边备与宁夏镇军事地理位置[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刘沛林;申秀英;;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唐润明;;刍论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迁及影响[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8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钱永胜;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雷毅;重庆市主城区演江环境景观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颖;淮安市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邢佑浩;山地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探讨[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卢爱刚;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钱克金;明代京杭大运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含宇;东北地区城市绿化观叶树种的选择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李葱葱;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初探——以重庆城市为例[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J];地理学报;1955年02期
2 陈吉余,罗祖德,陈德昌,徐海根,乔彭年;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J];地理学报;1964年02期
3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地理学报;1965年02期
4 陈月秋;太湖成因的新认识[J];地理学报;1986年01期
5 张淑萍,张修桂;《禹贡》九河分流地域范围新证——兼论古白洋淀的消亡过程[J];地理学报;1989年01期
6 于希贤;对近代先驱地理学家徐霞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1989年02期
7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8 李为;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J];地理研究;1983年04期
9 赵松乔;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J];地理研究;1991年01期
10 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振楠;;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本文编号:60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0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