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王十朋宦游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1 09:11

  本文关键词:王十朋宦游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宦游 王十朋 风物 旅游资源


【摘要】:宦游是指古代官员为官期间的游览与观光活动,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旅游种类之一。王十朋四十六岁中举夺魁后便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游宦生涯,足迹遍布浙闽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峡地区,每到一地必有一记,或写景或状物、或叙事或典故,途经各处的风光景物,一览无余。在他人生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诗歌散文创作占总量七成以上,而绝大部分都有风物记载的痕迹,对南宋初期的风光景物、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的研究,大有裨益。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宦游的概况、王十朋宦游路径的解读,重点展示王十朋具体的宦游路线。本文按照不同年龄所反映出的不同诗篇创作量、不同出行半径,将王十朋的宦游生涯分成三个阶段,结合史料制作出宦游地图,直观呈现路线和地点。第二部分通过宦游途中生态环境、名胜古迹、风俗土宜的对比展示,论述了王十朋宦游半个南宋大地的多种风物详情。此部分为全文重点,详尽地介绍王十朋宦游所见风物,包括矶峡湖滩、溪涧泉瀑、峰峦崖峭、岩石洞谷、渔舟商贾、田园水乡、名花古木、稀禽异兽、宫观寺院、祠庙陵墓、亭台楼阁、碑迹园圃、城镇市坊、堂舍馆铺、泊m渡口、桥梁驿道、婚嫁丧葬、生育寿诞、岁时祭祀、信仰崇拜、金石字画、工艺制品、茶酒珍果、蔬肉菜肴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第三部分依据前两个部分的纵向对比风物种类与横向贯穿游历路线,利用数据图表全方位展现王十朋宦游史料的意义。文中通过风物史料记载隐含的详实数据,洞悉区域风物差异;结合图表和实例列举宦游史料蕴含丰富旅游资源。
【关键词】:宦游 王十朋 风物 旅游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第一节 选题原因9-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方法思路12-14
  • 第一章 王十朋宦游历程14-24
  • 第一节 宦游概述14-16
  • 一、宦游的定义14
  • 二、南宋以前的宦游活动14-15
  • 三、解析王十朋的宦游路径15-16
  • 第二节 探索王十朋的宦游路线16-24
  • 一、王十朋宦游第一阶段(46-52 岁)16-19
  • 二、王十朋宦游第二阶段(53-56 岁)19-22
  • 三、王十朋宦游第三阶段(57-60 岁)22-24
  • 第二章 王十朋宦游所见风物24-43
  • 第一节 生态环境24-30
  • 一、矶峡湖滩溪涧泉瀑24-26
  • 二、峰峦崖峭岩石洞谷26-27
  • 三、渔舟商贾田园水乡27-29
  • 四、名花古木稀禽异兽29-30
  • 第二节 名胜古迹30-37
  • 一、宫观寺院祠庙陵墓30-32
  • 二、亭台楼阁碑迹园圃32-34
  • 三、城镇市坊堂舍馆铺34-36
  • 四、泊m渡口桥梁驿道36-37
  • 第三节 风俗土宜37-43
  • 一、婚嫁丧葬生育寿诞37-39
  • 二、岁时祭祀信仰崇拜39-40
  • 三、金石字画工艺制品40-41
  • 四、茶酒珍果蔬肉菜肴41-43
  • 第三章 王十朋宦游史料意义43-48
  • 第一节 洞悉区域风物差异43-46
  • 第二节 蕴含丰富旅游资源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霞;;论王十朋的夔州诗[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许宗斌;;状元王十朋诗游雁荡山[J];风景名胜;1994年06期

3 郑本法,,曾敏;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4 李亮伟;中国古代游观说略──古代“游观·人生·文学”论之一[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周乐丹;王十朋的稽山鉴水情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杨果,陈曦;宋代江汉平原水陆交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开发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吴鹭山;王十朋年谱(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吴鹭山;王十朋年谱(下)[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张杨;;浅议中国宦游文化及其现实作用[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其付;陆游宦游生涯的景观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琼;王十朋《梅溪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房来成;王十朋散文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程晓晴;王十朋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百华;范成大“三录”之南宋社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徐斌;王十朋民俗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03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03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