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研究视角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中国学研究视角的意义
【摘要】:吴兆路认为,中国学首先包含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概括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国内对上述各领域做出的对等交流;方铭认为,中国学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是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一个世界的视角,把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纳入到世界文明这个大家庭之中;王振复则认为,作为文化传播学的特殊门类,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从"汉学"到"中国学"称名的改变,从所谓对"历史之中国"到偏重于"现实之中国"的研究,这一中国学人文主题的转换,正在不断重塑"中国形象";就"现实之中国"研究主题而言,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论其实失之偏颇,中国学研究的"和合共生"说则更具合理性。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学 中国文化 世界文明 和合共生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传统的“汉学”或者“国学”,专指西方人或者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中国学”是一个较近的概念,但凡研究有关中国的思想、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问题的,都属于“中国学”的范围。一般把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时期的16世纪看作是汉学或者中国学的发轫期。相对于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舟人 扎根中国的中西方文化信使[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0期
2 ;中国文化研究所机构简介[J];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00期
3 方铭;;走在路的中间[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4 龚书铎 ,吴杰;读《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J];史学史研究;1985年01期
5 阎纯德;;跨世纪的梦想和追求[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6 闻斯哲;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肖钱;正在形成中的中国文化研究热[J];浙江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8 卢敦基;;翘首以待《汉学史》[J];中国出版;1991年03期
9 ;《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总目录(总第31-34期)[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10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总目录(总第11~14期)[J];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松;;北京大学非学位留学项目组织形态创新实践初探——以“中国学”项目为例[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3 杨学义;;服务国家战略,拓宽新领域,发展新能力——谈谈金融危机下外语大学的新对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1年度刊登论文情况分析[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卷[C];2002年
5 赵宝煦;;当前中国学界的一位大师级人物[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7 尹国梁;张丽丽;;分析运用麦克尔·邦德理论:中国价值观调查及社会公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王建平;曾华;;美国战后中国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朱寿民;靳雅笙;;中国学校午餐饮食结构的改良[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10 郭齐家;;关于“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一些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绍t,
本文编号:680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8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