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朝官爵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5:06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朝官爵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封爵 官品 官爵关系 魏晋南朝 以爵叙官 以官叙爵
【摘要】:汉高祖刘邦建国伊始立下“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的盟誓,确立了“非功不侯”的封爵原则。但在之后的历史中,外戚侯、恩泽侯、归义侯、宦者侯的封授逐渐打破这一原则。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以“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力。原其绩效,足享高爵。”为指导思想,提出“虑为功首,谋为赏本”的封爵原则,对军功含义进一步扩大,向文臣谋士打开获取爵位的大门。魏明帝时期,文士凭借其世家大族的背景向皇权施压,从而致使官职成为封爵的依据。“封爵文官化”促成“官爵合一”,并逐渐形成“以爵叙官”、“以官叙爵”的官爵关系。另一方面,把持爵位的世家大族利用九品官人法,又使爵位成为起家清显的有利保障,“凭爵起家”逐渐制度化。但汉爵(乡侯、亭侯、关内侯)与五等爵并存使“凭爵起家”这一制度模糊化,最终导致两晋南朝“凭爵起家”制度的极不完善,只能以“名家身有国封者,起家多拜员外散骑侍郎”一言以盖之,与北魏“五等诸侯选式”相比相形见绌。总而言之,“官爵合一”使世家大族完全垄断爵位与官职,并在世袭的制度下形成门阀政治。而且,“以爵叙官”、“以官叙爵”的官爵关系对后世的官爵关系亦有影响。
【关键词】:封爵 官品 官爵关系 魏晋南朝 以爵叙官 以官叙爵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3
- 上编 魏晋南朝封爵与起家官关系研究13-35
- 第一章 魏晋封爵与起家官13-20
- 第一节 曹魏时期13-16
- 一、有爵者的起家官史料统计13-15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起家资料的统计15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15-16
- 第二节 两晋时期16-20
- 一、袭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16-18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起家官史料的统计18-19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19-20
- 第二章 宋齐封爵与起家官20-24
- 第一节 刘宋时期20-22
- 一、有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0-21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起家官史料的统计21-22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22
- 第二节 南齐时期22-24
- 一、有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2-23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3-24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24
- 第三章 梁陈封爵与起家官24-28
- 第一节 萧梁时期24-27
- 一、袭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5-26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6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26-27
- 第二节 南陈时期27-28
- 一、袭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7
- 二、本人无爵而父祖有爵者的起家官资料统计27-28
- 三、对统计资料的分析28
- 第四章 小结28-35
- 下编 魏晋南朝时期封爵与迁转官品的关系35-57
- 第一章 魏晋封爵与迁转官品35-43
- 第一节 曹魏时期35-38
- 一、咸熙五等爵制建立前35-37
- 二、咸熙五等爵制建立后37-38
- 第二节 两晋时期38-43
- 一、史料统计38-41
- 二、史料统计分析41-43
- 第二章 南朝封爵与迁转官品43-53
- 第一节 刘宋时期43-45
- 一、史料统计43-45
- 二、史料统计分析45
- 第二节 南齐时期45-48
- 一、史料统计45-47
- 二、史料统计分析47-48
- 第三节 萧梁时期48-51
- 一、史料量化统计48-50
- 二、史料统计分析50-51
- 第四节 南陈时期51-53
- 一、史料统计51-52
- 二、史料统计分析52-53
- 第三章 小结53-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122
- 致谢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长琦;南朝时代的幼王出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杨光辉;;官品、封爵与门阀士族[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3 张旭华;魏晋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4 阎步克;“品位—职位”视角中的传统官阶制五期演化[J];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5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传统官僚等级制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史学月刊;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698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9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