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宋“债帅”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2:23

  本文关键词:唐宋“债帅”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债帅 中唐 神策军 神策中尉 藩镇 南宋 祖宗之法


【摘要】:“债帅”是唐代安史之乱后各种因素的“合力”产物。它与藩镇、节度使、神策军以及宦官势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神策军将领为求得出任藩镇节度使的机会,不惜以高利贷的形式借贷资金,贿赂宦官中尉,到镇后则大肆搜刮以偿还巨额欠负,成为所谓的“债帅”。而为其提供高利贷的,则是当时社会上的商贾放贷集团。他们利用一切手段混入禁军,掌握极为准确的资金需求信息,为出镇的将领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渠道。五代至北宋时期,由于禁军、宦官等势力的削弱,以及“祖宗之法”的约束,“债帅”进入了一个“潜伏期”,悄悄隐匿于历史之中。宋室南渡后,政治、军事上的弊端逐渐显露,“祖宗之法”此时也演变成了束缚南宋君臣改革手脚的桎梏,权臣、宦官以及近习势力的崛起,为“债帅”的复苏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南宋“债帅”与中唐相比,在含义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南宋士大夫对于“债帅”的理解,更加侧重于将领的贪赃、掊克等不法行为,实际上是加入了自己的理念。所以“债帅”一词一度成为朝臣抨击政敌的政治武器。另一方面,士大夫们对“债帅”深恶痛绝,纷纷寻求整治措施。但是囿于已经变味的“祖宗之法”,大部分方案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债帅”体系。一直到南宋灭亡,“债帅”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关键词】:债帅 中唐 神策军 神策中尉 藩镇 南宋 祖宗之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2;K24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2
  • 一、选题意义9
  • 二、学术史回顾9-12
  • 第二章 有关“债帅”释义及考辨12-26
  • 一、“债帅”释义12-15
  • 二、“债帅”与“偾帅”15-24
  • 1、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例16-17
  • 2、以《宋史》为例17-19
  • 3、以《杨万里集笺校》为例19-24
  • 附图24-26
  • 第三章 中晚唐“债帅”情形26-50
  • 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26-28
  • 二、“债帅”的产生条件28-42
  • 1、神策中尉的崛起28-33
  • 2、商贾放贷集团的活跃33-42
  • 三、“债帅”之风盛行的原因42-48
  • 1、朝廷惩处不力,变相纵容42-44
  • 2、倚宦官为靠山,肆无忌惮44-45
  • 3、统治者举措失宜,助纣为虐45-48
  • 四、五代到北宋:“债帅”的式微48-50
  • 第四章 南宋“债帅”初探50-72
  • 一、南宋士人眼中的“债帅”及其转型50-53
  • 1、对“债帅”概念理解的重心偏移50-52
  • 2、“债帅”的转型:由欠债到放贷52-53
  • 二、“债帅”的产生背景53-60
  • 1、军队鱼龙混杂,买官、贿赂成风54-56
  • 2、权臣势力膨胀,徇私舞弊56-58
  • 3、近习宦官相勾结,为其保驾护航58-60
  • 三、南宋朝臣的整治方案和措施60-64
  • 四、南宋“债帅”的影响64-69
  • 1、恶性循环系统的形成64-66
  • 2、开禧北伐的失败66-69
  • 五、小结:祖宗之法与统治阶级的两难抉择69-72
  • 余论72-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红星;;中唐“债帅”现象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19期

2 王曾瑜;;宋朝卖官述略[J];史学集刊;2006年04期

3 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J];文史哲;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706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06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