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民勤的移民拓殖与生态蜕变
发布时间:2017-08-20 16:40
本文关键词:论清代民勤的移民拓殖与生态蜕变
【摘要】:甘肃省民勤地区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沙漠化的加剧成为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问题若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此地确有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现实危险。 清政府近300年的移民拓殖呈现一个事实:民勤生态恶化与当地畜牧生计转向农耕生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民勤盆地大规模的垦殖,最终的走向是畜牧生计向农耕生计的转换。这一转换,是引发民勤盆地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的核心因素。不适宜农耕的民勤盆地被集体无意识的开垦后,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灾变。中原向民勤盆地的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最重要的是文化的渗入。人们处于追求更大经济效益之目的,不断无序开垦一切可耕土地,并且大兴水利以维持农业的高产,过度消耗了水资源。大规模垦殖又使畜牧业介入后构筑的环境基础——植被和风化壳被破坏,以致地表无序增温,水资源蒸发量加大,可用于生产生活的水资源回归大气,巨额水资源被浪费。每一次种植业高潮便栽下沙漠化加速的祸患,移民拓殖所构建的农业系统与沙漠化高潮呈现一一映射关系。鉴于此,本文提出适宜于民勤的生态农业是草地农业,沙漠化防治的出路亦在草地农业。 诚然,我们目前要做的不是在民勤地区重新推行游牧经济,而是要创造性的转化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资源,让生态思想资源创造性转化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另外历史上民勤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客观上存在矛盾冲突,这是历史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今天农业作为民勤地区基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这种矛盾。所以,如何将农业这一历史上人与自然对立矛盾的产物,变为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使农业的发展既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利益,这是西北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
【关键词】:清代 民勤 移民拓殖 生态蜕变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导言8-15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国内外研究回顾9-12
- 第二节 生态环境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12-14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4-15
- 第二章 清以前民勤的生态环境15-19
- 第一节 民勤地区的概况15
- 第二节 清以前民勤的生态环境15-19
- 第三章 清代民勤的移民拓殖19-32
- 第一节 清代民勤移民拓殖的背景19-20
- 第二节 清代民勤移民拓殖的过程20-28
- 一、清前期的移民拓殖20-27
- 二、清中叶后期的移民拓殖27-28
- 第三节 近现代对民勤的延续开发28-32
- 第四章 清代民勤移民拓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2-40
- 第一节 水生态和环境恶化32-37
- 一、水生态恶化32-35
- 二、沙漠化加剧35-37
- 第二节 植被和风化壳的消失37-40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40-48
- 第一节 生态和环境的变迁40-42
- 第二节 被动的调试:环境保护措施42-44
- 第三节 草地农业的可行性44-45
- 第四节 三点启示45-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附图53-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英,侯扶江;甘肃省“两西”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J];草业科学;2001年06期
2 任继周;藏粮于草施行草地农业系统——西部农业结构改革的一种设想[J];草业学报;2002年01期
3 李万禄;;从谱牒记载看明清两代民勤县的移民屯田[J];档案;1987年03期
4 汤代佳;清代前期河西为何兴盛[J];发展;1997年08期
5 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6 张林源,王乃昂,施祺;绿洲的发生类型及时空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7 王希隆 ,雍秉乾;清代前期河西兴盛原因初探[J];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8 徐实;清前期河西柳林湖的屯田开发[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9 孙国夫;改善民勤生态环境质量 加速民勤生态农业建设[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01期
10 陆浩;;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关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夙伟;[N];南通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志海;基于RS和GIS的绿洲植被与荒漠化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7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0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