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浅析中国古代官僚制与科举制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25 18:02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国古代官僚制与科举制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官僚制 科举制 价值 缺陷


【摘要】:对古代中国官僚制与科举制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差距较大的制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共性。本文从二者的优缺点出发,着重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二者似两个幽灵,相遇、相互重合、相互影响、再相遇。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官僚制 科举制 价值 缺陷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为了有效的运用权力,以控制国家和社会,势必要通过一个权力媒介,这个权力媒介就是官僚;而官僚队伍又正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柱,并且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很早便有了严密的文官选拔制度,以巩固庞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建民;从官僚政治到宪政民主——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与其现代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朝仁;科举取仕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观照[J];政治学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赵永伟;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入世背景下中国法治道路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王桂清;从“三言”“二拍”中商人入仕途径看商人的官本位意识情结[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4 胡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传统文化阻力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陈洪捷;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于强;政治腐败简论[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7 张喜红;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分析[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8 陈群;东晋文人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祝天智;论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杨解君,庄汉;WTO与中国行政法文化的建构[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振国;袁伟;;浅析学习型官僚制理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和运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振国;袁伟;;学习型官僚制与我国行政组织模式的理性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红岩;;弘扬西柏坡精神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刘伟;中国专制王朝衰亡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兰喜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建国;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红霞;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3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4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学琴;清末留学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杨曙光;“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8 洪太阳;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及其社会基础[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黄建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理论发端新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张增香;传统儒家文化与中、朝现代化起步[D];延边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洪钢;;科举考场上的白头翁[J];晚报文萃;2010年03期

2 李红;;宋代科举制度与韵书发展[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3 俞钢;;唐代举子行卷文体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亚群;;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2期

5 孙香我;;毕竟是书生[J];雨花;2010年01期

6 李开周;付俊良;吴静男;;古代的科举考试[J];教育;2010年06期

7 杨光;;教育改革让清王朝走向毁灭[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03期

8 张鸣;;官僚制这根独木,撑不起现代国家[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0年02期

9 金滢坤;;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五科”考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崔宏伟;;《聊斋》与《儒林外史》批判科举制度的不同[J];文学教育(下);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艳;;论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迎法;尹红;;电子治理的战略环境透析——基于SWOT-PEST分析模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素仙;;理性反思中的学习与借鉴——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严昌;;政府回应:中国的理解和实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洁;;无缝隙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维霞;;论我国政府流程再造主要模式、影响因素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莉;;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关系[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伍跃;;日本明史研究情况简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10 靳永翥;;“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适用性探析[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梅新育;盖茨、巴菲特的第一单[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陈训豪 通讯员 杨东媚;罗村竖起状元伦文叙石像[N];佛山日报;2011年

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整治考场作弊需出重拳[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郭登望;书性与官性[N];团结报;2010年

5 宋亚平;宋明科考的变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6 谭家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艾尔曼教授商榷科举制度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明医”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何池;台湾开发时期大陆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的传入[N];闽南日报;2010年

9 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 许锡生;宜兴城市精神表述语之我见[N];宜兴日报;2010年

10 马小红;古代社会的“平等”和“权利”[N];法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秀梅;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备;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公众期望契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延昭;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严昌;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郭蕊;权责关系的行政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冬艳;西方公共行政正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远东;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曹操魅力型权威的形成及其合法性基础[D];燕山大学;2010年

2 安辉;论《贞观政要》中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瑞文;唐代进士科考试问题试探[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伟;科举制与北宋士人阶层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关海涛;转型期我国行政人格塑造[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刘洋;我国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优化[D];河南大学;2010年

7 王晓勇;清代武科进士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靳丹铃;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0年

9 葛妮;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隆萍萍;唐宋婚姻的承继与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7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37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6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