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春秋时期晋国军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1:51

  本文关键词:春秋时期晋国军事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晋国 军事思想 战略战术 诡道权谋 战争指导


【摘要】: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时代,战争成为解决矛盾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春秋诸侯列国争霸的时代,称霸时间最长的当数晋国,晋国称霸中原几近一百多年,虽然中间曾受挫于秦、楚,出现过霸权危机,但晋国无疑是这一时期最强的诸侯国,是逐鹿中原的最大成功者。战国时期,由三家分晋而来的韩、赵、魏三国,凭借晋在春秋强大的实力,均跨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足以反映出晋国在先秦时代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晋国在其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春秋发展的各个时期经历了无数战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理论。自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其经历过勃兴阶段、霸业兴盛阶段、霸业中衰阶段、霸业恢复阶段和三家分晋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这一时段的战略目标。在治军思想方面,晋国为了适应新的战争形势,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培训士卒,健全法律法规约束士卒,挑选专职将领,培养有勇有谋的士兵;在以车战为主的作战形式下,将步兵发展为独立的兵种,以适应山地作战或者协从车战作战。在用人方面,抛开西周时期的亲亲贵贵,举善选贤,为晋国培养一大批军功功臣,这也是晋国军事力量强大,霸业维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晋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自然受到周礼的影响,礼贯穿于国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军事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主要职能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礼的影响与约束,在战争观、战争指导思想、战略思想及治军思想方面都贯穿着礼的基本精神,这也是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一大特点。随着争霸战争的激烈发展,军事家们开始更多地注意以诡道权谋之术取得胜利,军礼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兵不厌诈”成为一时的风气,各种出其不意的战术应用于每个战场,利益成为诸侯国们或敌或友的主要衡量标准。总之,晋国的军事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以往学者们曾对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作为专题而研究,但大多侧重于从春秋战国这个整体大背景角度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军事思想,单独对晋国的军事思想研究,至今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主要就春秋时期晋国经历的大大小小战争所体现出的军事思想而展开讨论,探赜钩沉,溯源竟委,就晋国军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与发展、对晋国霸业及后世军事理论的影响,进行综合性讨论,希望对先秦军事史与晋国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晋国 军事思想 战略战术 诡道权谋 战争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E291;K2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2 春秋时期晋国军事思想产生的背景15-21
  • 2.1 晋国及其历史地位15-17
  • 2.1.1 晋国的历史发展15
  • 2.1.2 晋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15-17
  • 2.2 晋国的社会变革与军事发展17-21
  • 2.2.1 晋国的社会改革17-18
  • 2.2.2 晋国的军事改革18-21
  • 3 晋国军事思想及其发展变化21-45
  • 3.1 晋国发展的战略思想21-25
  • 3.1.1 晋国勃兴阶段的战略目标21-22
  • 3.1.1.1 内战时期21
  • 3.1.1.2 武惠时期21-22
  • 3.1.2 晋国称霸阶段的战略目标22-24
  • 3.1.2.1 晋国霸业兴盛时期22
  • 3.1.2.2 晋国霸业中衰时期22-23
  • 3.1.2.3 晋国霸业复兴时期23-24
  • 3.1.3 晋国衰落阶段的战略目标24-25
  • 3.1.3.1 与楚国共执牛耳的失霸时期24
  • 3.1.3.2 六卿内战时期24-25
  • 3.2 晋国的军事原则及其发展25-37
  • 3.2.1 战争决策的思想原则25-27
  • 3.2.2 军事建设的思想原则27-37
  • 3.2.2.1 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建军思想27-30
  • 3.2.2.2 军政合一与兵民合一的军事体制30-31
  • 3.2.2.3 军队素质教化与训练实践相结合的军训原则31-33
  • 3.2.2.4 选贤任能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让亲”的军事组织原则33-34
  • 3.2.2.5 “师克在和,不睦则殆”的治军思想34
  • 3.2.2.6 “兼弱攻昧”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用兵原则34-35
  • 3.2.2.7 战和兼施与远交近攻的军事外交思想35-37
  • 3.3 晋国的战术思想37-45
  • 3.3.1 进攻上的战术37-42
  • 3.3.1.1 假道伐虢,先予后取37-38
  • 3.3.1.2 先发制人与先声夺人38-39
  • 3.3.1.3 惑敌之术39-40
  • 3.3.1.4 设伏截击40
  • 3.3.1.5 分兵诱敌,以逸待劳40
  • 3.3.1.6 奇正结合,避实击虚40-42
  • 3.3.1.7 骄兵必败,恃强易败42
  • 3.3.1.8 伪装偷袭42
  • 3.3.2 防御上的战术42-45
  • 3.3.2.1 野战中“深垒固军”42-43
  • 3.3.2.2 欲退假进之计43-45
  • 4 晋国军事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45-47
  • 4.1 军事思想文化的两重性45
  • 4.2 军事思想丰富多彩,但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45
  • 4.3 以异姓异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成为推动晋国军事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主要力量45-47
  • 5 晋国军事思想评价47-49
  • 5.1 历史作用47
  • 5.2 历史影响47-49
  • 结语49-51
  • 致谢51-53
  • 参考文献53-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波;;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传承与变革——从《老子》到《孙子兵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王晓枫;春秋时代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先轸[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徐日辉;;略论管子与齐军事思想的发展[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4 谢祥皓;;略谈古代齐国的军事思想(下)[J];管子学刊;1988年03期

5 何靖;;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军事思想[J];黑龙江史志;2008年23期

6 张锋;;春秋时期的战争法——基于《左传》的案例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黄朴民;先秦军事思想发展的概况及其特色[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陈恩林;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9 袁德金;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探讨[J];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04期

10 谢国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J];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林波;晋国“剱礼”略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颜安;论春秋军事思想和战争观念的转变[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珊珊;春秋时期晋国的军事制度[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8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38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