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柬埔寨经贸交流综述
本文关键词:古代中国与柬埔寨经贸交流综述
【摘要】:柬埔寨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中柬两国的经贸交流互利互惠、延绵不绝,对提升中柬两国生产技术,促进中柬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中国 柬埔寨 经贸关系 朝贡贸易 民间交往
【分类号】:K335;K207;F752.9
【正文快照】: 一、古代中柬经贸交流的发展柬埔寨,古称扶南、真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同中国建立经贸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国和柬埔寨的正式经贸交往自两千多年前的公元1世纪便已经开始,此后一直延绵不绝,并经历从朝贡贸易向民间贸易的转变。古代的中柬经贸往来经历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中坚;;中柬友好关系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明代中柬关系略述[J];印支研究;1982年02期
2 邓淑碧;;中柬文化交流概述[J];东南亚纵横;1993年01期
3 ;中柬关系大事记(公元84年—1980年6月)[J];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07期
4 赵和曼;;古代中国与柬埔寨的海上交通[J];历史研究;198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龙;;吴哥王朝经济结构初探[J];印度支那;1987年04期
2 周中坚;东南亚华文报刊的世纪历程[J];东南亚;2004年02期
3 苟德仪;清朝以前中国与柬埔寨民间交往述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德霞;;早期葡萄牙在远东殖民扩张中的天主教因素[J];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5 龙艳萍;;十五世纪马六甲王朝兴起原因再辨[J];人民论坛;2010年26期
6 吴光会,向远莉;明朝私人海外贸易刍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景兆玺;试论唐代的中非交通[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景兆玺;唐代中非关系述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景兆玺;;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海路香料贸易初探[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马勇;东南亚与海上丝绸之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菊地大;;前期孙吴政权与荆州、交州[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建强;论法国对印度支那三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及其形成原因[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凌文峰;明前期外贸经营管理法的变迁[D];南昌大学;2006年
3 陈艳红;谢肇m奂捌渲鲅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伟安;柬中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瞻望[D];复旦大学;2010年
5 沈军杰;宋代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盛璋;;文单国——老挝历史地理新探[J];历史研究;196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竹;;两本有关柬埔寨的著作即将出版[J];东南亚纵横;1984年02期
2 陈显泗;;扶南(古代柬埔寨)不曾是中国的属国——罗兹·墨菲《亚洲史》关于古代柬埔寨历史的一个误判[J];东南亚之窗;2006年01期
3 叶枫红;;我国东南亚研究的一大成果——评《柬埔寨两千年史》[J];东南亚纵横;1991年01期
4 车效梅;二战后柬埔寨政治力量的分化与组合[J];历史教学;1997年01期
5 汪诗明;澳大利亚与柬埔寨的和平进程[J];史学月刊;2002年11期
6 许肇林;;越南阮氏政权如何侵吞下柬埔寨[J];东南亚纵横;1982年02期
7 文素;;柬伪统治区的一些情况[J];东南亚纵横;1982年03期
8 于臻;19世纪前柬埔寨由盛到衰的原因分析[J];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9 胡西元;试论印度文化对柬埔寨历史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1998年02期
10 阳志蓉;试析13—15世纪柬埔寨衰落的原因[J];东南亚;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瑾;;非洲经济发展与中非经贸关系研讨会综述——纪念中国非洲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2 曹龙兴;;法国政府对西属美洲独立运动的政策演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瑜;为什么西方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N];学习时报;2004年
2 葛剑雄(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蒋耀波;纪念郑和航海六百周年 历史教训同样珍贵[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京记者 邓瑾;郑和下西洋:白银外贸的首航[N];南方周末;2005年
4 王菁;从朝贡体系出发重新审视东亚历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顺;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苏联对外蒙古的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帅艳华;国民政府参与与联合国创建的动态考察[D];安徽大学;2005年
4 闫侣桦;战后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李娟;福特基金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金诚;正常化之后的中越关系[D];郑州大学;2007年
7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海波;尼克松政府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缓和[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春花;利奥波德二世(1865-1909)与中比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55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5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