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桐城地方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谱编纂
发布时间:2017-09-01 00:16
本文关键词:明清桐城地方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谱编纂
【摘要】:本文在系统搜集安徽桐城县民间族谱的基础之上,,力图从区域史的研究角度,对明清两代桐地方宗族发展的过程作一梳理,并将族谱当中关于始迁祖迁入的时间、原因及相关事迹的描述,置于一个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过程的视野当中进行分析。基于族谱修纂与始祖迁徙之间长距离的时间差,明清时期各族谱对于祖先记忆的很多说法有所错漏、模糊甚至矛盾之处。但我们所关注的应不仅是历史叙事本身所包含的事实,更应将族谱编撰视为地方宗族发展历史当中的一种文字表述,探讨其关于始迁祖相关事迹的历史叙述背后的社会文化史意义。在区域社会文化过程的研究视野之下,我们似乎可以将频频出现于桐城民间族谱当中关于始迁祖的说法 如元末明初的战乱迁入,祖源地为自婺源或江西瓦屑坝等等一系列记载,看作是当地百姓在宗族建构过程当中关于祖先记忆的一种有选择性的文字表述。
【关键词】:宗族历程 祖先记忆 移民传说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学术史回顾:从移民史到移民传说6-14
- 一、移民史研究6-8
- 二、移民传说研究8-14
- 第二章 桐城县宗族发展历程14-31
- 一、桐城宗族发展历程14-25
- (一)麻溪姚氏14-17
- (二)会宫方氏17-20
- (三)寿坟汤氏20-22
- (四)清河张氏22-25
- 二、宗谱编撰体例的传播25-31
- 第三章 祖先记忆31-43
- 一、迁入时间与迁出地点31-37
- (一)婺源说31-33
- (二)江西、鄱阳及瓦屑坝说33-37
- 二、迁居原因37-43
- 第四章 祖先记忆的考辨及“瓦屑坝”移民传说43-58
- 一、祖先记忆的考辨43-47
- 二、“瓦屑坝”移民传说47-58
- (一)香山戴氏48-52
- (二)横峰张氏52-53
- (三)吴嘉觜吴氏53-55
- (四)龙河李氏55-58
- 第五章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6
- 致谢66-67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力行;徽州宗族研究概述[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常建华;;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关系控制初探[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4 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5 栾成显;;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郑振满;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J];清史研究;2003年02期
7 陈春声;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4年08期
8 徐斌;香火庙:诉讼与械斗——以晚清黄冈县个案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周启志;;寻根:我从哪里来?——洪武大移民中的江西填湖北[J];学习与实践;2010年05期
10 张金奎;二十年来明代军制研究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768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6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