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百家讲坛”讲史平议

发布时间:2017-09-20 02:15

  本文关键词:“百家讲坛”讲史平议


  更多相关文章: 百家讲坛 讲史 锦上添花 资治通鉴


【摘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历史有三点应当注意:一是贴近历史,开发历史文化。文史兼顾,但应尊重历史事实。二是传播历史,发扬光大祖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不可颠倒是非,以伪乱真。三是再讲历史,创新资治通鉴。司马光写史,以史为鉴,欲以益世。现在讲史,应当创新,有益于世,"青出于蓝"。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百家讲坛 讲史 锦上添花 资治通鉴
【分类号】:K209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历史,影响很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史节目,讲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收视率颇高,可谓在各种媒体的宣讲历史方面具有代表性。我因眼患白内障等种种原因,收看电视节目不多,了解情况甚少,但对电视讲坛说史还略知一二。现在仅就所知,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书华;;讲史的文体形式及其在章回小说生成史上的重要作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楼含松;李存孝形象与五代史故事的传播——兼论古代通俗小说的文人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兴汉;对我国小说史中两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张兵;南宋的讲史和说经话本[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李昊;演讲史上的丰碑——董建华就职演讲评析[J];教育艺术;1997年04期

6 刘恩波;营构讲史文体的别意新途——对若干文史著述的回望及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6期

7 马新阳;;宋代讲史平话兴盛的原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李小树;宋代商业性讲史的兴起与通俗史学的发展[J];史学月刊;2000年01期

9 崔美明;;中国卖票讲史第一人黎东方[J];世纪;2007年05期

10 瞿林东;史学与大众文化[J];史学史研究;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福谦;;《晋书》疑年录(十六国部分)[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锡涛;;浅谈唐人的用林活动[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3 胡克均;;《通鉴》胡注析微[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4 孙永如;;高骈史事考辩[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5 田廷柱;;姚崇传[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6 王茜;;在历史文化中写作——由《百家讲坛》引发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酉梅;;《通鉴》编修中的文献研究[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袁英光;;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几个问题[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9 史念海;;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10 王振芳;;论唐武宗平泽潞[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鸣;锦上添花的餐酒[N];国际商报;2002年

2 魏贵清;创维DVD锦上添花[N];科技日报;2000年

3 复旦大学教授 钱文忠;宽容看待“讲史热”[N];人民日报;2008年

4 施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百家讲坛》讲史今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四川省水产局局长 张忠孝;富民足食 锦上添花[N];中国水利报;2002年

6 记者 王红燕;河北移动 让服务锦上添花[N];人民邮电;2002年

7 李小树;宋代的商业性讲史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记者 金鑫;上海人民社重新包装“黎东方讲史系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陈久涛;少点“锦上添花” 多点“雪中送炭”[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张风;1.5亿美元投下去 LG电子长沙彩管厂锦上添花[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鲍震培;中国俗文学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守连;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婧;我国电视讲坛类栏目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朱晋;精英文化的电视传播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婧怡;“网络拟讲史体”文本类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尤翔;敦煌讲史类变文的流变[D];浙江大学;2007年

5 钱丹丹;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君;《百家讲坛》栏目特色解读及借鉴意义[D];广西大学;2008年

7 陈秋媚;视听效应:电视讲座与当代文化面影[D];暨南大学;2008年

8 周洁;《百家讲坛》栏目的传播学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9 单涛;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流变与整合[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5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85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