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酷吏与汉代法制

发布时间:2017-09-20 02:24

  本文关键词:酷吏与汉代法制


  更多相关文章: 酷吏 汉代 法制


【摘要】:酷吏作为古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人群,一直倍受关注,饱受争议,其研究对于古代中国之经济、政治、法制即社会诸领域均具有莫大之价值。酷吏概念之产生,系始于司马迁所撰《史记》。两汉作为最早有酷吏史料记载的时期,相关酷吏事迹于酷吏历史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三部两汉正史为基本依据,以酷吏司法之对象为分类,择要观顾了两汉酷吏的司法事迹,并就酷吏现象的若干特点,如酷吏任职特征、入仕背景、及其酷吏结局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酷吏形成的历史原因。本文指出,酷吏的产生系以汉代对秦朝法家之治遗产的承继为基础,但由于汉初经济社会因素制约,酷吏之治的治理环境与治理对象不甚成就,故高、文之世甚少酷吏。孝武即位后,国力厚积,加之其雄才大略,颇思作为,巩固政治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为推行其统治政策严厉打击反对势力,大力裁抑豪强游侠,从而导致酷吏之治大兴。酷吏之治经孝昭、孝宣至孝元时期后逐渐式微。后汉初期因光武皇帝巩固统治打击豪强又得以复兴,但自孝章朝起,因皇帝统治风格的变化及随后外戚与宦官专权的出现,使得两汉酷吏之治逐渐走向消亡。同时,本文进一步对酷吏与汉代法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酷吏的司法活动大大促进了汉代法制大一统精神的发展并给予有力强化,酷吏的司法活动实际上还有力促成了前汉儒法整合之进程。前汉酷吏除治狱司法外,还多有受命起草立法之事,由此推动了汉代法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酷吏之治在实践中体现出诸多矛盾,如滥刑施暴与抑强助弱,维护法律与曲意乱法,本质原因则在于酷吏的司法根本上受到君主意志左右。
【关键词】:酷吏 汉代 法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9;K234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3
  • 一、汉代酷吏执法司法的主要事迹13-16
  • (一) 惩治宗室13-14
  • (二) 整肃官员14
  • (三) 克抑豪强14-15
  • (四) 捕治盗贼及其他罪犯15-16
  • 二、汉代酷吏的特点16-24
  • (一) 酷吏任职的集中性16-20
  • (二) 酷吏入仕背景的多样性20-22
  • (三) 酷吏结局的差异性22-24
  • 三、汉代酷吏产生的原因24-30
  • (一) 汉代酷吏产生的基础:汉承秦制24-26
  • (二) 汉代酷吏产生的原因26-30
  • 四、酷吏对汉代法制的影响30-37
  • (一) 酷吏从精神层面对汉代法制的影响31-33
  • (二) 酷吏从制度层面对汉代法制的影响33-34
  • (三) 酷吏从实践层面对汉代法制的影响34-37
  • 参考文献37-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抗生;两汉的“酷吏”[J];史学月刊;1984年05期

2 武树臣;;循吏、酷吏与汉代法律文化[J];中外法学;1993年05期

3 孟祥才;论西汉的酷吏[J];文史哲;1981年06期

4 田久川;也论西汉的酷吏[J];文史哲;1983年05期

5 马建石 ,徐世虹;论西汉酷吏的产生、职能和特点[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本文编号:885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85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