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6:16
本文关键词: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研究
【摘要】:孔目官是唐、五代时期藩镇幕府的重要文职僚佐。在中央机构中,始设于开元五年的集贤殿书院,主掌皇帝诏书的起草和文书档案的整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司常驻地方化,唐中期孔目官在节度使府和诸州府也开始固定设置。在地方使府的孔目官,最初是低级的文职人员,之后随着节度使体制的发展,职掌也愈加复杂。不仅管理幕府文案的勾检稽失、发付和监印等日常琐事,而且在经济上的财计出纳、赋税征收和军事上的监管军务、消弭兵乱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孔目官为掌机要之职,因而与节度使的关系较为亲近,常常为其出谋划策并跟随府主一同升迁,但往往也因此而招致祸患。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孔目官活跃于历史的舞台,虽然只是地方一个小小的幕职人员,却能够透过他看到这一时期国家和地方社会的诸多问题。藩镇割据是突出的政治形式,但与此同时,一个时期社会的起伏发展与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会促使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孔目官作为原勾检官的替代者相继出现,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国家多次调整节度使自辟规定和直接任命地方孔目官,都是借以巩固中央的统治和加强对地方的监控。从唐后期开始,藩镇孔目官的群体逐渐庞大,种类也有所增加。不仅孔目官,文人志士入幕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就使国家官僚机构人员大量流失,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人才的互相争夺。随着藩镇孔目官制的演变,孔目官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此过程反映出中央与地方权力此消彼长的变化,同时表明藩镇独立性的增强。
【关键词】:唐五代时期 藩镇 孔目官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7-10
- 三、本文研究思路10-12
- 第一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的设置12-19
- 一、藩镇孔目官的渊源12-19
- (一) 中央下设藩镇孔目官12-15
- (二) 节度使自行辟署孔目官15-16
- (三) 从勾司官到孔目官16-19
- 第二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的种类和职能19-30
- 一、藩镇孔目官的种类19-24
- (一) 都孔目官19-21
- (二) 节度孔目官21-22
- (三) 其他孔目官22-24
- 二、藩镇孔目官的职能24-30
- (一) 政治职能24-26
- (二) 经济职能26-28
- (三) 军事职能28-30
- 第三章 唐、五代藩镇孔目官员的群体分析30-41
- 一、藩镇孔目官员的来源30-33
- (一) 官吏升迁至孔目官30-31
- (二) 普通平民成长为孔目官31-32
- (三) 中央选派武将充任藩镇孔目官32-33
- 二、藩镇孔目官员的流向33-37
- (一) 获得升迁33-35
- (二) 获罪被贬杀35-37
- 三、藩镇孔目官员的群体特征37-41
- (一) 与使主关系错综复杂37-38
- (二) 多重角色身份38-39
- (三) 自身局限性39-41
- 第四章 从藩镇孔目官看唐、五代社会的几个问题41-51
- 一、藩镇孔目官与唐五代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41-44
- 二、藩镇孔目官群体与唐五代官僚阶层44-46
- 三、从孔目官职能看唐五代藩镇的独立性倾向46-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珍仁;对旅顺博物馆藏《唐建中五年孔目司公牍》的再研究[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2 方建春;;唐代使府幕职概说[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J];南都学坛;2001年05期
4 吴青云;唐“孔目司”文书考略[J];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01期
5 钱伯泉;《唐建中伍年孔目司文书》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慧芬;唐代藩镇使府节度掌书记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显辉;唐代藩镇使府节度行军司马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6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8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