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昌信仰与古代天文历算关系初论
发布时间:2017-09-26 15:33
本文关键词:道教文昌信仰与古代天文历算关系初论
【摘要】:大量文献记载表明,除梓潼的地方神信仰外,古代的天文历算学亦是道教文昌信仰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背景。宋元之际,文昌神与梓潼地方神合流后,逐渐衍变为主管科举、文运、官禄之神,文昌信仰中的天文(自然)因素,亦渐渐向人文回归,文昌星神遂成为中国文化的守护神文昌帝君;而相应地,梓潼神亦被赋予了天文内涵,神学位阶得到极大的提升。文昌信仰反映了道教独特的神学形态:信仰依赖于科学实证传统,信仰不以神而是以文(人文)为中心——这正是文昌信仰独特的人文价值。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文昌 文昌信仰 天文历算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道教科技文献的整理与思想研究”(08JJD730047) 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启动项目
【分类号】:B958;P194.3;K207
【正文快照】: 道教在汉末诞生之时,除尊奉黄老之道外,亦承袭古已有之的星宿信仰。如太平道奉祀中黄太一,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太一实为北极星神,后世道教神格化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而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则崇拜五方星斗或斗姆,所创二十四治“应天二十四p,
本文编号:924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