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至隋唐统万城变迁
发布时间:2017-09-28 16:04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至隋唐统万城变迁
【摘要】: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开发,在十六国至隋唐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历史时段为线索,对统万城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各历史时期统万城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与风土人情。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统万城的兴建及其建置沿革;第二章从军政地位、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方面来看十六国时期赫连夏对统万城的经营状况;第三章为北魏至北周时期,对统万城实行的是由军镇制到总管府制的管理;第四章是隋唐时期对夏州地区以羁縻府制进行管理与经营开发。
【关键词】:统万城 大夏 北魏 北周 隋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8
- 二 研究现状8-10
- 三 理论与方法10-11
- 第一章 统万城建置11-16
- 一 统万城的兴建11-14
- 二 统万城建置沿革14-16
- 第二章 十六国时期赫连夏经营统万16-33
- 一 军政重地16-17
- 二 经济状况17-25
- (一) 半农半牧的社会经济17-20
- 1. 畜牧业为主18-19
- 2. 重视农业19-20
- (二) 官府作场及手工业形态20-23
- 1. 官府作场20-21
- 2. 手工业形态21-23
- (三) 货币与交通23-25
- 1. “大夏真兴”币23-24
- 2. “圣人道”24-25
- 三 人口状况25-28
- (一) 大夏人口数量25-26
- (二) 统万城人口状况26-27
- (三) 人口结构27-28
- 四 文化、艺术与珍宝28-33
- (一) 《大夏国国史》29
- (二) 《统万城铭》29-30
- (三) 艺术与珍宝30-33
- 第三章 北魏至北周时期的统万33-39
- 一 北魏军镇制统治33-35
- 二 西魏北周时期的总管府制35-37
- 三 连接中西交通之枢纽37-39
- 第四章 隋唐夏州经略39-56
- 一 隋代夏州39-40
- 二 唐羁縻府制40-46
- (一) 夏州地区的侨置府州41-42
- (二) 侨置府州的人口42-45
- (三) 唐对夏州的管理45-46
- 三 经济开发46-51
- (一) 农牧业较为发达47-48
- (二) 手工业48-49
- (三) 互市贸易49-50
- (四) 丝路重镇50-51
- 四 军事战略要地51-53
- 五 民族与风俗53-56
- (一) 宗教信仰与丧葬习俗53-54
- (二) 社会生活54-56
- 结语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周建江;帝国文学的凸现——《统万城铭》及其意义[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3 杨满忠;;统万城文化溯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J];民族研究;1988年03期
5 陶宗震;统万城的兴衰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J];南方建筑;1995年03期
6 杨满忠;统万城建筑规模及其历史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J];文物;1973年01期
8 郭延龄,黄黎苏,黄济深;《统万城铭》的文学价值[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姚勤镇,吕达;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3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3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