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2:06
本文关键词: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
【摘要】:神仙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周秦两汉是神仙信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神仙信仰是周秦两汉史和道教史研究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本文采用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互相契证的方法,结合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文艺学、医学、化学等学科内容,对神仙信仰的孕育与形成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出神仙信仰背后人们渴望张大个体生命力量和追求精神超越的深刻内涵;对齐威、宣、燕昭、秦皇、汉武掀起的求仙热潮和汉武帝以后神仙信仰在民间迅速普及进行还原分析,力图再现当时的求仙场景,从而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神仙信仰的发展脉络;对成仙方术、神仙法术以及神仙信仰影响下养生文化的兴盛、科学的发展、仙话的繁荣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力图从神仙信仰的迷雾中剥离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神仙信仰在两汉的理论化、宗教化、政治化进行探讨,揭示出神仙信仰在早期道教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清楚地认识神仙信仰在周秦两汉知识、思想与信仰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神仙信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在中国形成神仙观念?这是研究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的前提。本文第一章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并将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互相契证,探寻神仙信仰的源头,揭示神仙信仰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对灵魂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太阳崇拜、月亮崇拜以及龟、蛇、蝉崇拜等的细致分析,梳理出人类渴望生命永恒,从灵魂不灭到人种繁衍、族群延续,再到个体生命不死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人们渴望升天观念的分析,揭示出人们追求快乐自由、渴望张大个体力量、追求精神超越的深层愿望。认为,流行于周秦两汉的神仙信仰,正是滥觞于人类对生命永恒与快乐自由的追求。 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是神仙观念孕育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神的地位日益下降,人的地位日益上升。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和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为神仙观念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本文第二章从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两个层面上探讨神仙观念形成的深层动因,对促进神仙观念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对神仙观念形成起决定作用的仍是人们对生命永恒与快乐自由的追求,“人本理性”直接刺激了人们张大个体生命力量、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层愿望;动荡、混乱、战争频仍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人们对生存与快乐的渴望;自由的思想氛围使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充分彰显人性的力量;道家、阴阳五行思想为神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神本信仰”和“人本理性”的紧张对峙并没有给根深蒂固的巫术信仰和鬼神观念带来太大的冲击,巫术信仰、鬼神观念、古老的神话作
【关键词】:周秦两汉 神仙信仰 传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03
【目录】:
- 绪言13-22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3-14
-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14-20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旨趣20-22
- 第一章 西周以前神仙观念的孕育22-31
- 第一节 生命永恒:人的终极关怀22-25
- 第二节 快乐自由:演进中的主体性自觉25-31
- 第二章 西周至战国神仙观念的孕育与形成31-46
- 第一节 神仙观念孕育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31-36
- 第二节 巫鬼神话:神仙信仰的母体36-42
- 一、巫术信仰与神仙信仰的巫术母体36-38
- 二、鬼神观念的演变和神仙信仰的鬼神母体38-40
- 三、神话传说母体与神话的仙话化40-42
- 第三节 神仙方士的崛起与神仙概念的确立42-46
- 一、神仙方士的崛起42-43
- 二、神仙概念的确立43-46
- 第三章 战国至秦汉神仙信仰的发展46-64
- 第一节 第一次求仙高潮:从方士鼓吹到君王痴迷46-50
- 第二节 第二次求仙高潮:秦始皇的封禅与求仙50-53
- 第三节 第三次求仙高潮:汉武帝的梦想与追求53-56
- 第四节 汉武帝以后神仙信仰的发展:从贵族化到平民化56-59
- 第五节 战国秦两汉神仙信仰发展的基本特征59-64
- 第四章 神仙信仰中的方术和法术64-76
- 第一节 从单一到多元:成仙方术范式的建构64-71
- 一、成仙方术的发展与整合64-69
- 二、成仙方术的理论化与世俗化69-71
- 第二节 神仙方士的法术71-76
- 一、从原始巫术到神仙法术:法术的发展历程71-72
- 二、神仙法术的多元化72-76
- 第五章 神仙信仰与养生文化的兴盛76-104
- 第一节 服食术77-84
- 一、服食的缘起与理论77-79
- 二、服食本草药79-80
- 三、服食金石药80-83
- 四、服玉、服气83-84
- 第二节 辟谷术与食气术84-91
- 一、辟谷食气的理论基础84-87
- 二、辟谷食气的养生术在周秦两汉的发展87-91
- 第三节 导引术和行气术91-97
- 一、导引术91-94
- 二、行气术94-97
- 第四节 房中术97-104
- 一、周秦两汉房中术的文化渊源与背景97-98
- 二、周秦两汉房中术发展概况98-100
- 三、有关的房中文献及遗存100-101
- 四、房中术的理论原则与基本内容101-104
- 第六章 科学在神仙信仰误区中突围104-117
- 第一节 科学思想的迅速发展104-108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108-113
- 一、医学著作的大量问世108-110
- 二、著名的医家110-112
- 三、医学和药学的发展112-113
- 第三节 炼丹术和化学的创立与发展113-117
- 第七章 神仙信仰与仙话的互动117-126
- 第一节 仙话的产生与发展117-123
- 第二节 仙话的繁荣和各类仙话体裁的定型123-126
- 第八章 神仙信仰的宗教化与早期道教的形成126-136
- 一、神仙信仰的理论化、宗教化126-129
- 二、早期道教经书与神仙信仰129-132
- 三、神仙信仰的政治化与早期道教的创立132-136
- 结语:神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136-139
- 参考文献139-148
- 后记1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先兴;;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范式及其趋向[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2 李秋香;;秦汉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2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小侠;论西汉赋家的生命意识[D];延边大学;2006年
2 赵颖畅;西汉郊庙乐府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思绮;西汉神仙观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芳;近代中国传统女性崇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敬;中古神仙传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艺彬;汉代灵魂观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7 冯心斌;泉州开元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三婷;先唐仙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帅;《山海经》神怪形象流变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1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4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