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清时期番禺城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6:04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番禺城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番禺 城镇


【摘要】: 番禺,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带,其在史册中出现的时间甚至早于广州。汉时,番禺为九大都会之一,南部的贸易港口。明清时期,番禺、南海县分治广州,其下辖还有四大巡检司。随着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番禺的城镇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番禺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体系,从而加深我们对明清番禺的认识,为当前番禺区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 正文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番禺县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主要研究番禺县的地理环境、政治沿革和社会风貌。番禺县,靠山面海,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政治和商业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 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随着城外商业的发展,市打破了城市的束缚,在乡村中建立起来,直至后来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番禺县城镇体系的变化,特别是四大巡检司辖区内的城镇体系的变化,从而窥探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规律。 第三部分,对番禺县城空间的研究。明清时期,番禺、南海分治广州,东部番禺县城区不断地向东、向南发展,奠定了现今广州市的范围。其次,对城市格局从政治、经济、文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四部分,对典型城镇的研究。作者选择了河南和市桥两个典型地区,通过对演变和原因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清番禺的城镇有两种类型,一为外向型,一为内向型。不同的城镇类型,决定了其不同的职能,也反映了番禺地区发展的多样性。
【关键词】:明清 番禺 城镇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绪言7-12
  • 一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7-8
  • 二 相关研究现状8-11
  • 三 研究视角与方法11-12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番禺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12-33
  • 第一节 自然环境12-25
  • 第二节 人文环境25-33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番禺城镇的时空特征33-62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番禺行政区划33-47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番禺城镇体系47-62
  • 第三章 县城形态与功能演变62-90
  • 第一节 明时期的番禺县城62-68
  • 第二节 清前期的番禺县城68-73
  • 第三节 清中后期的番禺县城73-80
  • 第四节 清末的番禺县城80-90
  • 第四章 典型个案分析90-102
  • 第一节 河南的城镇研究91-98
  • 第二节 市桥的城镇研究98-102
  • 结论102-103
  • 参考文献103-10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栋;明清增城县城镇地理的初步研究(1368-1911)[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6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46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