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方孝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8:38

  本文关键词:方孝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方孝标 《南山集》案 《滇黔纪闻》


【摘要】:一场清代的明史案——《南山集》案,使已故的方孝标惨遭戮尸,方氏族人被流放到东北卜魁。历史上对《南山集》案中方孝标的为人、作品聚讼已久。目前可见的官方史书的记载指斥孝标赴黔后,曾任吴三桂的伪翰林承职官,此乃“顺吴逆”说,而其所作的《滇黔纪闻》又“极多悖逆语”。私家史书认为方孝标在吴三桂造反前已经离滇,而其《滇黔纪闻》亦“网罗放失”,并无悖逆之语。并且吴三桂造反后,孝标被留,冒死逃脱后欲投裕亲王,,以保名节,是为“气节孝义”说。 周退舟先生根据方孝标诗文考其一生行迹,得出结论,即方孝标于三桂反之前已先行离滇,较为可信。《滇黔纪闻》被指大逆,因此方孝标作品湮灭无闻。《滇黔纪闻》记叙了方孝标游历滇黔的所见所闻,兼及南明史事,此书究竟涉及到哪些南明历史,寄托了什么样的幽思,本文作了初步的梳理。《南山集》案使方氏家族日渐衰落,对方氏族人的心理与诗文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失意仕途,诗风凄苦;心灰意冷,转崇实学。方孝标本人虽受丁酉江南科场案的打击,但其诗中正平和,单厚淳朴。他的叙事记史诗多记南明史事,不同泛作。他的纪行诗记录了其谪戍东北和游历闽越、滇黔的所见所闻,颇多感慨。方孝标的散文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诗学思想,其中那些关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儒释之辩的观点颇有见地。
【关键词】:方孝标 《南山集》案 《滇黔纪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8
  • 一、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述略9-14
  • 二、 方孝标及其诗文研究概况14-18
  • (一) 著作里面涉及到的相关内容15-16
  • (二) 新时期相关论文简述16
  • (三)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16-18
  • 第一章 方孝标及其族人与清初《南山集》案18-39
  • 第一节 《南山集》案始末及官方、私家史书的不同记载18-25
  • 一、 史狱、文字狱《南山集》案始末18-20
  • 二、 各种史书对《南山集》案的记载及其对方孝标、《滇黔纪闻》的评价20-25
  • (一) 私家史书的记载及其价值取向21-23
  • (二) 官方史书、史料的记载及其价值取向23-25
  • 第二节 《滇黔纪闻》研究及其与《南山集》案的关系25-32
  • 一、 《滇黔纪闻》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政治取向25-28
  • 二、 《滇黔纪闻》与《南山集》案的关系28-32
  • 第三节 《南山集》案对方氏家族的影响32-39
  • 一、 《南山集》案对方氏族人的心理和诗文创作的影响32-35
  • (一) 悲苦苍凉而有节制的抒情33-34
  • (二) 体裁的扩展:写边地风景和民俗民情34-35
  • 二、 《南山集》案促使方氏族人崇实黜虚35-39
  • (一) 清初学术思想的转移35-37
  • (二) 《南山集》案促使方式济、方观承崇实黜虚37-39
  • 第二章 方孝标诗歌39-51
  • 第一节 丰富的社会历史画卷——叙事诗、记史诗39-46
  • 一、 方拱乾宗杜及其叙事诗、记史诗39-41
  • 二、 方孝标的叙事诗、记史诗41-46
  • (一) 以诗补史,对南明史事的关注41-43
  • (二) 关心民生疾苦、记录农、商,文士生活画卷43-46
  • 第二节 得江山之助——纪行诗、山川风物诗46-47
  • 第三节 方孝标诗歌特点:“不O龉钜栽疽保植凰レ匀稹薄姓胶椭

    本文编号:966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66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