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汉匈间人口流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汉时期汉匈间人口流迁研究
【摘要】: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游牧部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曾产生过深远影响。所以匈奴各方面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但以“人口”作为切入点对汉匈间人口的流迁问题研究颇少,故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较大空间。 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学术研究状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正文部分现通过四方面进行系统的阐释与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汉匈国势消长、政策流变及西域控制权争夺角度对汉匈间人口流迁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第二部分着重阐释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导向作用因素下,匈奴通过战争掳掠、自愿附汉、派遣质子、派遣使者等途径流入中原及侯望预警系统对匈奴入塞的屏蔽。另外,入塞后汉王朝对匈奴上层及普通民众的安置管理也是本部分探讨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汉至匈奴的由南向北流迁的情况。着重分析通过兵败、出使、政治叛降、和亲、互市、犯法出逃、边塞吏民亡投形式,汉人流入匈的三次高潮。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汉匈间的人口流迁对双方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着重从政治、经济、风俗文化角度来阐释,进一步体现各民族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西汉 东汉 匈奴 人口流迁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8
- 绪论8-14
- 第一章 流迁背景分析14-24
- 第一节 汉匈国势强弱对比变化14-17
- 第二节 汉对匈奴政策的流变17-20
- 第三节 汉匈对西域诸国控制权的争夺20-24
- 第二章 匈奴至汉的由北向南流迁24-60
- 第一节 人口流迁的相关因素24-29
- 第二节 人口流迁的主要途径29-41
- 第三节 汉对匈奴流迁人员的安置与管理41-53
- 第四节 侯望预警对匈奴的屏蔽53-60
- 第三章 汉至匈奴的由南向北的流迁60-84
- 第一节 汉人入匈的三次高潮60-64
- 第二节 汉入匈降将分析64-76
- 第三节 其他形式汉人入匈考76-84
- 第四章 人口流迁对汉、匈的影响84-94
- 第一节 人口流迁对汉中原王朝的影响84-87
- 第二节 人口流迁对匈奴社会的影响87-94
- 结语94-96
- 参考文献96-100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00-102
- 致谢102-104
- 个人简历104-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久玉林;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王庆宪;匈奴风俗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6期
3 王庆宪;匈汉两地间的人口流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6期
4 王庆宪;生活在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3期
5 王庆宪;;中原贫民亡入匈奴地区谋求生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6期
6 谭晓琳,弓建中;西汉前期的“汉人入匈”现象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李吉和;匈奴的内徙及其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1期
8 肖瑞玲;东汉对匈奴政策评析[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9 吴明月;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汪贵海;从汉简看汉人逃亡匈奴之现象[J];史学月刊;199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新丽;西汉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2 余兆木;叙论两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苏伦高娃;汉匈经济交流形式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庄金秋;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5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754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