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批评者——兼论“分配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03:39

  本文关键词: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批评者——兼论“分配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罗尔斯 罗伯特·诺齐克 迈克·J·桑德尔 正义论 分配正义


【摘要】: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关于"分配正义"的理论,"作为公平的正义"表达出罗尔斯对于平等的特别关注。在罗尔斯之后,诺齐克、桑德尔、阿玛蒂亚·森分别从"持有正义"理论、社群主义立场,以及能力、权利、发展与自由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评和讨论。总结不同学者关于"分配正义"的理论,对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罗尔斯 罗伯特·诺齐克 迈克·J·桑德尔 正义论 分配正义
【分类号】:D08
【正文快照】: “正义”是政治哲学领域永恒关注的话题。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西方古典政治学就已经开始系统地探讨正义问题。[1]而政治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关于正义的问题。概略地说,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主流希腊思想开始,正义理论在西方先与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大志,郭玉芳;自由与平等的张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2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姚大志;罗尔斯:从自由到平等[J];开放时代;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运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艳霞;李立家;;幸福就是拥有上帝——浅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剑波;;权利分配正义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朱晓玮;;分配正义中道德与政治因素透析[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3 周华平;熊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论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比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沈贺;;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正义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张晒;;国家自主性与再分配能力:转型中国分配正义的一个解释框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伏尔克·施密特;郑未媚;张红梅;;分配正义的程序观念[J];研究生法学;2001年02期

7 福尔克尔·施密特;陈林林;;分配正义的程序之维[J];公法研究;2004年00期

8 胡威;论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道德基础——分配正义[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任元庆;;浅析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刘道荣;;分配正义与和谐社会[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瑾;;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郑永奎;;社会保障是分配正义的延伸[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任晓莉;;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 阮思余;程序正义不解决,分配正义难兑现[N];东莞日报;2010年

2 朱四倍;“富人多交税”彰显分配正义[N];厦门日报;2006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钢邋伍春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挂职锻炼与分配正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龚蔚红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慈善不能代替分配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雷颐;“分配正义”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7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郭忠华;激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分配正义与阶层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培刚;分配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龚群;分配正义与消除贫困[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婷;制度建设视域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6 陈玲;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青岛大学;2010年

7 姬广东;分配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博;试析分配正义中的应得[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京;论我国转型期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传华;当前我国分配正义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0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40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