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7:01

  本文关键词: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耶律楚材 以儒治国 汉法 蒙古汗国


【摘要】: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耶律楚材生活于社会动荡的时代,当时的金政权已经腐朽,蒙古崛起。耶律楚材没有局限在传统的忠君观念和狭隘的民族意识上,而是竭尽全力地帮助蒙古统治者创立国家伟业,并大力宣扬“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推行汉法,尽力减轻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的破坏程度,保护了众多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而实现了“经世治国”的政治理想。他的“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及实践对蒙元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后来忽必烈汉化改革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研究,力求挖掘这一治国理政思想的现代价值,试图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是由各民族优秀人士传承、发展的结果。研究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对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沟通与借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耶律楚材 以儒治国 汉法 蒙古汗国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3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二) 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2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2-13
  • 一、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分析13-24
  • (一)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3-16
  • 1.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13-14
  • 2. 当时中国北方面临的社会问题14-16
  • (二)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16-24
  • 1. 耶律楚材的家世16-18
  • 2. 耶律楚材的仕途生涯18-19
  • 3. 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19-24
  • 二、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24-30
  • (一)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内容24-27
  • 1. 主张仁义治国24-25
  • 2. 主张儒士治国25-26
  • 3. 力推“汉法”治国26-27
  • (二)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实践27-30
  • 1. 在经济方面的实践27-28
  • 2. 在政治方面的实践28
  • 3. 在文化方面的实践28-30
  • 三、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30-38
  • (一)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30-34
  • 1. 对恢复和发展中原文化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30-32
  • 2. 对多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产生了促进作用32-33
  • 3. 对元朝统治者重视儒学、推行汉法产生了示范作用33-34
  • (二)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34-38
  • 1. 对我国大力弘扬正确的人才观有借鉴意义34-35
  • 2. 对我国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具有借鉴意义35-36
  • 3. 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借鉴意义36-38
  • 结语38-39
  • 主要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平;;时代的悲剧──浅评耶律楚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2 崔向东;;论耶律楚材的经世治国思想[J];东北史地;2008年05期

3 程群 ,邱秩浩;万松行秀与金元佛教[J];法音;2004年04期

4 梁慧;;慧眼识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论耶律楚材的人才观[J];黑龙江史志;2008年01期

5 杨军;;宋元时期“三教合一”原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强琛;;略论金末元初的三教关系——以万松行秀、耶律楚材和丘处机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J];历史教学;2002年11期

8 魏崇武;;论耶律楚材的散文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张勇;;论湛然居士的和谐佛教观[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10 罗贤佑;儒释思想影响与耶律楚材的心路历程[J];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安宇;琴家耶律楚材、袁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春尧;耶律楚材哲学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30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30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