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发展与论争
本文关键词:理解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发展与论争
更多相关文章: 理性选择理论 简单理性 充分理性 价值合理性
【摘要】:理性选择理论以韦伯的"工具理性"和"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为起点,考察政治领域的各种政治行为,构成了现代政治科学的一个主流理论。然而,由于过于追求理论的简洁性,理性选择理论忽视了诸如制度和文化等制约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而陷入到理论驱动而非问题驱动的问题之中。实际上,在理性选择理论发展和争论的过程中,随着"理性"概念内涵的不断扩充,现在的理性选择理论已经可以把文化和制度因素纳入其中,构成了一种以个体工具理性为基础,同时亦能考察个体"价值理性行动"的综合性理论框架。如今,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理性选择理论,不仅成为比较政治学的三大理论范式之一,还为学界推动人类行为与制度研究的整合性问题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理性选择理论 简单理性 充分理性 价值合理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06)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理性选择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一些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基础,尝试对复杂的政治现象进行简单而明确的解释。具体而言,理性选择理论把复杂的政治现象化约为理性人的自利行为,通过实证观察不断修正其假设,扩展理论解释力与解释范围,从而具备了强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布莱登·斯瓦德洛;贾彦艳;;文化理论对政治学的贡献[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王一星;;论新时期中共党内问责的制度体系[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3 韦岚;;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周佳峰;;“投票悖论”的分析及其矫正——理性选择理论的“投票现象”应用批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田先红;;乡村政治研究三十年——对若干分析框架的追溯与反思[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6 高春芽;;社会企业家的民营化改革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7 杨泽章;孙明明;;制度正义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郑春荣;;新制度主义与欧盟研究[J];德国研究;2006年04期
9 李晓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主要流派及其整合研究述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臧雷振;;政府机构改革比较研究中的理论简化及省思[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睿;;生态技术社会选择的博弈论视角[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臧雷振;;政府机构改革国际比较的隐然前提——被忽略的预设及其省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秦浩;中国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雪凤;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源源;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城乡分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显涛;阜新新玛特体育休闲服饰消费者行为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唐飞;大学生对介入群体性事件的选择取向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丽萍;乡镇党内选举制度改革[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亮;抗争政治理论视域下的民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冯冲;日本的气候变化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曼;高考陪读家长行为选择研究及其影响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琦;社区慈善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海涛;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崔乃文;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转型困境的利益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军;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政策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彭勃;近年来国外政治学研究现状及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困境思考[J];学理论;2011年04期
2 李建宇;;对理性选择理论所引发争议的再思考[J];学理论;2013年17期
3 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4 丁玉洁;;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冯学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结构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陈艳;;高校“急婚族”涌动背后的思考——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沙春彦;;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杨金键;;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信任关系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J];行政论坛;2011年01期
9 童玉英;;流动或留守: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黎族未婚男性的困境——对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头塘村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肖f^;郎帅;;文化、情感与理性选择:一个政治学的难题[J];公共管理研究;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巧蓉;;老年人隐性就业出现的社会成因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郇雷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分析性叙述对理性选择理论的修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不要把历史绑上普洛克洛斯忒斯之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精英冲突: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苏国勋;抵制社会科学的“麦当劳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丽;从微观理性行动到宏观结构安排[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宇秦;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瑞敏;理性选择理论对民主本质及其原则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东玲;当代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感性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叶美昌;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路芬;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考研动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文芹;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行动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树超;从理性选择理论探索中国儒学发展之路[D];山东大学;2014年
9 常俊梅;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定居行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文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选择行为研究——东北地区四个城市下岗职工求职过程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35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3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