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的“国民性”之维——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伦理学省察
本文关键词:论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的“国民性”之维——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伦理学省察
【摘要】: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理想人格失落的危机,而理想人格的形塑对一个民族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近代裂变"和"教育目的现代转换"的研究,探究蕴含其后的伦理精神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力图从伦理学的视角省察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考量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的国民性之维。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民初‘国民性改造’教育思想的伦理研究”(13JYB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理想人格具有强烈的范导功能,其范型一经确立,会对一个民族的社会与文化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理想人格的研究,历久而弥新。当下的转型中国正面临着“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的“人格危机”[1],理想人格的重塑,对今天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近代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念超;;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化[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2 林海亮;;论理想人格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朱仲玉;;论姚莹[J];安徽史学;1984年06期
4 高兆明;近代中国价值构建之反思[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5 李雁冰;论当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形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6 庄传超;赵炎才;;中国近代理想人格时代形塑探赜——基于民初教育管理的学理考察[J];江汉论坛;2012年12期
7 冯建军;;国民性改造的社会支持与教育使命[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8 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年06期
9 潘树国;;论龚自珍的“豪杰”理想人格[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周晓虹;;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董龙昌;;论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陶新勇;;论唯物辩证法与人生实践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新东;;郁达夫与玄镇健的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高钤;李亚娟;;浅谈儒家文化圈内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以足文化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许琼琦;;胡风启蒙主义立场的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赵星晨;;沉沦的选择——“他”的人物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杨立新;;论赵树理文学创作的教化动机与城市遭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贺海仁;;启蒙法理学与中国的法制建设[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10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刘建国;;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苏刚;;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内涵及其成因[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王智;;1966—1978年中国党、政府与社会的结构关联:离散与畸变[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振刚;;李大钊“阶级竞争”话语的机理和蕴意[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魁;论日本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与教改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3 汪建华;论“内圣”和“外王”的统一与矛盾[J];船山学刊;2000年03期
4 向梅林;不拘一格降人才——论龚自珍的人才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1年03期
5 朴泰洙,朴成日;20世纪末韩国的教育改革政策和21世纪课题[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6 孙喜亭;论“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再论教育的出发点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徐友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9 郑云山;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10 周建超;梁启超与《新民说》[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王妮妮;;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及对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6期
2 曹志刚;加强干部的理想人格教育[J];东岳论丛;2000年06期
3 张玉明,张明;教师理想人格范型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凤庭;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构建[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5 鲁从阳;陈伟龄;;良心与良知——论理想人格构建中的价值因素[J];唯实;2010年04期
6 郭金宏;;创造性——个性化理想人格培养的关键[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崇学文,陈秀兰;新时期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潘麟,王冠伟;试论中国社会理想人格的变迁[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婷婷;;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胡海桃;;中西方理想人格思想研究及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洪;;试论知识结构与理想人格的塑造[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欣;论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冬梅;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童娟;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5 王卓;试析李大钊的理想人格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艳春;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D];延边大学;2005年
7 周义顺;论冯契的理想人格观[D];湘潭大学;2002年
8 吴文静;论嵇康的理想人格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9 王颖;先秦儒道理想人格思想之比较及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伦富;论阮籍的理想人格[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3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5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