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多民族国家内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9:41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内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民族国家 非主体民族 民族国家 冲突 协调


【摘要】: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基本而重要政治关系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非主体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非主体民族如何与其他民族一起建设国家政治共同体。非主体民族身份性质的确立是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形成的条件之一,这种关系形成以后又包涵着特定性质和内容,这些性质和特点又深刻影响着这一关系的发展演变。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多民族国家以及非主体民族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并影响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因为在多民族国家,非主体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最突出、最关键,而且直接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和国家统一。历史上与现实中虽不乏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实现整合的案例,但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冲突依然是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分析和预测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规律尤其是冲突的一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多民族国家防范民族分离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主体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仅仅是二者间的互动,而且受到了民族国家时代这一宏观背景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同样,非主体民族与国家互动的结果及其影响也不仅仅只停滞在多民族国家内,还会不断向外扩散,对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局势产生影响。因此,系统分析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冲突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所产生的结果,将非主体民族与国家的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促进非主体民族与国家以及国内各民族间的良性互动和提升国族建设的水平就成了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选择。 多民族国家协调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主要手段是民族政策,而民族政策都蕴含着特定价值取向。客观地讲,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坚持“国家主义”和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才是多民族国家对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进行协调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在以民族国家作为主导性国家形态的全球化时代,国家是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以及进行内部治理最有效的政治行为体。在民族国家框架下,制定“国家主义”和求同存异取向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体系更有利于非主体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协调和治理,也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同时,通过族际政治整合、现代国家建设、民族问题治理等民族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够将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提升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实现民族与国家二者的相得益彰。国家的发展既能够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和强化非主体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的进步和对国家的拥护又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最终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的福祉,实现非主体民族与国家的有效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2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3 丁志刚;徐占元;;发展中多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5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J];世界历史;1994年06期

6 冯昀;;论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7 常士,

本文编号:115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5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