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03:17

  本文关键词: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聚合民主 协商民主 公共决策 公共利益 民主表达


【摘要】: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民主形式,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都宣称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仅仅依凭票决方式和多数原则汇聚个人偏好的聚合民主理路难免陷入公共利益表达失灵,而协商民主通过互惠性、责任性、包容性等民主原则,实现个人偏好的公共转换来满足公共利益。在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上,协商民主相较于聚合民主而言更具说服力。然而,协商民主并非万能的民主形式,它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旦超越限度则无法达成共识,但经过充分协商之后再来聚合个人偏好,将使公共决策更符合公共利益。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公共理性语境下的中国协商民主研究”(项目号:12YJA810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在现代多元社会,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决策的核心目的,公共利益的达成受制于公共决策的偏好性,而公共决策的偏好表达源自与其相对应的民主形式。也就是说,作出公共决策的民主形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作为最重要的两种民主形式,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都宣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建林;蒋田鹏;;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与“选举”之辩——兼评“协商民主优先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刚;;“一事一议”制度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题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2 袁政;;公共选择理论研究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左勇华;;集合族交运算的上半连续性和公共元的通有稳定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王伟奇;;法治理论中政策与法之关系分析——以社会权利的发展为背景[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郝春虹;税收累进程度优化:社会福利函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权衡[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曾军平;;集体利益:一种理论解说[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7 曾军平;;利益分配、战略行动与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8 李程宇;王蓉;;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深化:重庆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郝春虹;社会福利函数与税率的累进程度[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10 陈志钢;保继刚;;典型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机制——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立华;中国人口抚养比上升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杨健;中国城镇企业“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水平协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胡石清;社会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徐唐奇;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沈海虹;“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邹德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吴贤勇;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案例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远海;社会和谐视角下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金明;集体行动与“精英”的逆向行为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利飞;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廷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模式效果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楠;论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鹏;群体决策中若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9 张艳艳;群体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10 贾旭;论阿马蒂亚·森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理性、自由与发展[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卫平;陈文;;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2 李德满;;略论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4 刘泽华;王权主义概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长海;;政府公共决策与偏好的民主转换[J];江汉论坛;2010年05期

2 许彦华;;干部选拔中民主推荐与测评的人性因素影响及对策[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12期

3 郑作时;;垄断+与国际接轨=?[J];南风窗;2006年23期

4 郑玉超;;小事也得讲原则[J];群众;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陕西伟志集团股份公司总裁 向炳伟;远离“个人偏好”[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擎天;个人偏好应服从法律规定[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年



本文编号:1160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60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