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存在:学问古今的施特劳斯之思——兼论三种当代政治哲学的对话
本文关键词:历史与存在:学问古今的施特劳斯之思——兼论三种当代政治哲学的对话
【摘要】:列奥·施特劳斯认为,由于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主义导向,现代学问作为一种"传承的知识"具有明显的衍生特征;相反,古代哲学作为一种"独立获取的知识"直接面对政治生活的"首要问题",更能反映哲学的生活世界背景。尽管施特劳斯明确地反现代性,但其返回古代学问的路数却溯源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方法,并由此产生以追求"清明"与"节制"为特征的古代德性论的政治哲学观。从思考政治生活"首要问题"的视角看,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面对施特劳斯,都仍然具有可回应的思想空间。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理论传承关系研究”(15CZX004)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进入汉语学术已有十余年,曾一度引起学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正如之前流行过的“德里达热”“哈贝马斯热”和“福柯热”等其他当代西方思潮一样,短暂浮夸过后的沉寂似乎更能反衬当前学界的浮躁与迷茫。事实上,无论从辨章学术抑或政治实践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山奎;;主义论争与学理拓进——近年来海外施特劳斯最新研究述评(2006年—2013年)[J];政治思想史;2014年02期
2 刘瑜;哪个施特劳斯更真实?[J];南风窗;2003年14期
3 张皓光;;列奥·施特劳斯的犹太人问题研究——现代性批判的视角[J];学理论;2014年03期
4 张志扬;;施特劳斯从雅典回到耶路撒冷:“我们为什么仍然还是犹太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王隽毅;;试论施特劳斯的中式思维[J];作家;2012年22期
6 胡辛凯;;真正的列奥·施特劳斯请起立[J];书城;2014年01期
7 王涛;;中国为什么对列奥·施特劳斯感兴趣?[J];社会观察;2012年08期
8 刘振;;哲人与僭政——施特劳斯与科耶夫关于《论僭政》的争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梁慧,黄天海;施特劳斯和“两城之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旭;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彦德;第三波施特劳斯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周江(书评人);施特劳斯在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匡佩京;老劳斯革新商业 小劳斯要反潮流[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唐若甫;两施特劳斯乐团都自称“正统”[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陈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罗蒂与施特劳斯:政治与哲学之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潘杰;中澳布劳斯项目协议到期[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对话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邓正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洪涛;从施特劳斯学派源流看新保守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李晶;施特劳斯:我们是一个水的品牌[N];经济观察报;2012年
9 刘恩惠 吕克特 唐若甫;“简单派”施特劳斯与耄耋之年的“无穷动”[N];音乐周报;2010年
10 思郁;哲人的贫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山奎;列奥·施特劳斯犹太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黎世光;政治哲学的现代危机和古典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国辉;自然之为沉默的权威[D];海南大学;2015年
2 余鑫;文化研究视角观照下的R.施特劳斯音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威;列奥·施特劳斯思想中的神学—政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苏光恩;诸神之争与美好生活——重提《刺猬的温顺》中的伯林与施特劳斯之争[D];浙江大学;2009年
5 黄小芳;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观[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7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6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