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循吏与时代精神

发布时间:2017-11-11 07:13

  本文关键词:论循吏与时代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循吏 奉法循理 黄老之道 教化 清流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循吏"概念,对官吏的正面类型做出表述,即"奉法循理""不伐功矜能",不以"威严"治民。其学术底色是汉初的"黄老之道"。东汉班固撰《汉书》,继承《史记》体例,立《循吏传》。与司马迁倡导的"黄老之道型"循吏有所不同的是,班固所推崇的是"儒家教化型"循吏,他们更注重"化民成俗",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尽心为百姓谋福祉。《史记》《汉书》之后,"循吏列传"成为正史中的固定体例。一般而言,后世之循吏是指那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且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官吏,与那种好空谈、善作秀的"清流"人士相区别。虽然专制时代的官吏与今日人民"公仆"在职能上不可同日而语,但传统循吏所具有的那种奉法循理、廉洁清正、勤政爱民、富有作为等品行,依然为当今社会所必需。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及其范式转换研究”(13AGL001)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中美日管理文化的比较与融合研究”(15XNL03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在中国早期的夏、商、周三代,就已有了对“为吏之道”的广泛探讨。而自秦汉之际确立专制体制之后,政府成为唯一的权力主体,社会生活高度政治化,整个社会围绕着以皇帝为代表的官僚集团而运作。因而,官吏如何作为,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如《管子·明法解》曰:“吏者,

本文编号:117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7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