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治科学研究路径的更替:从“社会”到“国家”

发布时间:2017-11-12 01:12

  本文关键词:政治科学研究路径的更替:从“社会”到“国家”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科学 社会 国家


【摘要】: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状态素来为政治学界所关注,并催生出了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国家为中心的两种核心研究路径。国家——合法掌控并动用强制暴力机器——无疑是重要概念,但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有意识、有目的地无视"国家"的存在,仅仅视其为实践相关利益群体(利益集团)诉求的工具。在缺乏自主性的前提下,"国家"的一切行动均得以被还原至社会并予以解释。然则峰回路转,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卷土重来,其核心逻辑在于突出强调国家拥有"自主意识",导致相关行为未必能够从"社会情境"中还原并得以解释。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四川省内江市委办公室;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一、“国家”的概念与功能中国政治学界习惯于将Nation、Country、State三词均直译为“国家”。若回归其英文原义则可知“国家”内涵与外延均存在显著差异。Nation具备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代由相近的种族、民族、族群抑或文化背景的人所构成的大集团;二是指代国家1。Country指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国材;罗湘衡;;中国行政管理的全球化:从夏教授文章中所学[J];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01期

2 罗湘衡;;对政治与行政的若干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陈文旭;;回归与超越:“认识论断裂”的批判阐释[J];天府新论;2011年06期

4 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5 林尚立;;重构府际关系与国家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1年01期

6 曹胜;;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李宗楼;弓联兵;;政治学原理课程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阮云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辨析及其结构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俞小和,胡倩燕;小城镇民众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王逸舟;;中国外交研究的若干问题[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10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文漪;政府营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翼;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椿梁;董小平;;双重视角下政治行政分合关系及其中国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富;;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研究述评——基于美国公共行政学经典文献的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陈世香;西方行政价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4年01期

4 魏崇辉;;超越二分法: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定位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5 许华义;诘问与辩驳:政治行政“二分法”合理性危机[J];行政论坛;2005年05期

6 金东日;论社会变迁的根源[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全年总目录[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4期

2 ;《国际政治科学》2005—2006年匿名评阅人[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4期

3 ;《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全年总目录[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4期

4 ;《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全年总目录[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4期

5 ;《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匿名评阅人名单[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4期

6 ;《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全年总目录[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4期

7 ;《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全年总目录[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4期

8 ;《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匿名评阅人名单[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4期

9 周源;西德政治科学的动向[J];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06期

10 郑宇硕;政治科学在香港的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伯特尔·奥尔曼;张双利;;政治科学是什么?它又应当成为什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2 韩升;;查尔斯·泰勒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编译 马睿;政治科学是无用的吗[N];文汇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纯一;学会超越自己的狭隘来看待问题[N];文汇报;2013年

3 封丽霞;人大代表:从“先进劳模”型向“政治科学”型转变[N];南方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纯一 实习生 祁涛;如何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N];文汇报;2014年

5 记者 张小溪;非终身制教授任务重待遇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杨敏 编译;全球化进程中欧洲将前往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3年

2 霍春龙;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晓芳;《科学与政治》(第七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3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73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