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左派的工人阶级主体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英国新左派的工人阶级主体思想探析
【摘要】:社会主体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英国新左派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工人阶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主体和主导力量,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体运动的基本目标,而唤醒并培养先进的工人阶级主体文化意识则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工人阶级主体理论对于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复兴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缺陷则在于忽视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13CZX020)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经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发与论证,工人阶级作为创造现代社会、推动人类进步的社会主体的理念曾经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也曾经展现出了自身的主体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也发生了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艺;;倾诉类栏目:都市报实现人文化生存的蹊径——解读上海主要都市报的近期相关栏目[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郑师渠;;“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沈崴;;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与“葛兰西转向”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年02期
7 杨峥峥;儿童流动图书馆资金筹集及运作机制探析——以张掖儿童流动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8 张英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乡村社会化与乡村文化重构[J];长白学刊;2009年06期
9 韩瑞峰;;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杨刘保;赵鹏;;关于文化的感性与知性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9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秋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许文超;e学校环境对课堂文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科;汴绣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瑾;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中的新型文化媒介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徐懿然;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一书介绍[J];理论探讨;2010年05期
2 汇文;;《摆脱冷淡》——英国新左派言论集[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12期
3 Э.Я.巴塔洛夫 ,马福聚;新左派运动及其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赵林;美国新左派运动述评[J];美国研究;1996年02期
5 王淼;杜昊婧;;试论中国的新左派思潮[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15期
6 赵国新;新左派[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7 周忠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8 ;媒体[J];南风窗;2007年09期
9 萧功秦;;多元制衡视角下的新左派思潮[J];人民论坛;2011年01期
10 韦长伟;;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争:产生、分歧与前景[J];创新;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 南京大学哲学系;英国思想界新左派运动的兴起与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评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新左派新在哪里[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谢胜君;从老左派到新左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张飞岸;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争”在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王晓曼 南京大学哲学系;英国新左派思想遗产的当代清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孙立平;分歧是如何形成的?[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丁雄飞;列斐伏尔、早期新左派和六十年代[N];东方早报;2013年
8 黄晓峰 曹柳莺;徐友渔谈三十年来的社会思潮[N];东方早报;2011年
9 吴亮;知识的滥用和批判的幻觉[N];文学报;2012年
10 徐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 论20年社会思想文化变迁[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媛;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刘培延;新左派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燕红亮;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动向与前瞻[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92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9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