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国际政治思想辨正
本文关键词:卢梭国际政治思想辨正
【摘要】:卢梭关于国际政治的思想比较容易引起误解,一方面,他的论述虽然深刻,却散见于各种著作与残篇;另一方面,其理论立场复杂,既洞察政治现实,又致力于探讨这些现实背后更深层次的人的自然本性及政治权利原理。把卢梭归入现实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之列,都是失之简单的做法。对于作为国际政治最大痼疾的战争状态,卢梭没有轻易设想应当如何完全摆脱,但对何为合法战争则尝试加以探讨,这可看作是一种旨在缓解战争紧张状态的理论努力。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BGJ036)研究资助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前引:对卢梭思想的重重误解卢梭往往被看作是与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以及霍布斯等齐名的现实主义思想的拓荒者,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1但卢梭是否直接就是一名现实主义者?这十分令人疑惑,因为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者的形象,与他的若干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1世纪国际政治八大趋势[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4期
2 段志超;技术与国际政治[J];长白学刊;2000年05期
3 庞中英;;可叹的国际政治[J];世界知识;2000年20期
4 邹衍;关于信息网络化对国际政治影响问题的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1年14期
5 ;21世纪国际政治的五大发展趋势[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01期
6 王逸舟;;不变与变: 二零零零年的国际政治与安全[J];世界知识;2001年03期
7 李;;21世纪国际政治的五大发展趋势[J];资料通讯;2001年01期
8 张鸿石;论历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1期
9 李兴;关于政治文化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再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包军,鹿琦;试析语言与国际政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建树;;超越循环: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及其缺陷[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胡键;;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观[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3 张永义;;价值观外交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余伟民;;“强大国家”与“先进国家”——关于大国崛起两重含义的辨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卓新平;;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定位与发展[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心华;;思想上高度解放,学术上实事求是——高放先生对“同时胜利”和“一国胜利”问题的研究述评[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阳;;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雷忠勤;;中国决不依附任何人——解读邓小平的一个忠告[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10 卓新平;;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定位与发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关;小人物折射国际政治大现实[N];北京日报;2013年
2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朱锋;“棱镜”折射国际政治是与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林利民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主编;国际政治大趋势与中国新机遇[N];中国国防报;2012年
4 严骏;中国革命的国际政治理由[N];中山日报;2009年
5 田光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中说谎行为的理论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关于女性与国际政治的再思考[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张智新;历史公案与现实政治[N];东方早报;2007年
8 马原 侯蔚;矢志不渝的追求[N];海峡时报;2003年
9 王新刚;国际政治中的海湾石油因素[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孙超;《大外交》: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的巅峰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杰;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林涛;科技与大国崛起:国际关系学的视角[D];暨南大学;2008年
4 万明;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王超伟;吉野作造的国际政治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张永义;国际政治视域中的世界主义伦理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何帆;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毅;国家间权力妥协:概念、历史和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成功;国际政治中的复杂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滢;国际政治中的服饰符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洁文;马恩近代国际政治体系批判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赵阳;大数据对国际政治预测的重构[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姚方亮;国际政治中的妥协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佳佳;论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洪蕾;非政府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钱海英;当代女性国际政治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字紫龙;论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海鹏;国际政治系统的复杂性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0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0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