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自由观念发展的政治思想线索
本文关键词: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自由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洛克 卢梭 出处:《文史哲》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两种自由的观念发端于西方政治文化的两个传统:洛克传统与卢梭传统。这两种传统直接影响到新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关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争论,最终落定在当代关于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之争中,这构成了两种自由发展的思想线索,有助于我们厘清西方政治思想史重在主题的认识。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wo kinds of freedom originates from two traditions of western political culture: Locke tradition and Rousseau tradition. These two tradition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bate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traditional liberalism about positive and negative freedom. Finally,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liberalism and republicanism formed the ideological clue of two kinds of free development, which helps us to clarify the important theme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恩格斯合力论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研究”(12AZZ005)的前期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0-095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2 史彤彪;;西方对国王的两次大审判——英国查理一世案与法国路易十六案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11年02期
3 姜久勇,段龙飞;论我国行政公开的现实与困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郭世杰;;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危害性探析[J];创新;2011年03期
5 代瑾;;浅议法律对自由的限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万高隆;;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和谐价值与法律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7 龚向和;论受教育权的本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郭绍敏;;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J];研究生法学;2002年03期
9 廖龙芝;;侵权行为法的法律规制基础——冲破“权利”的囹圄[J];研究生法学;2010年01期
10 樊学勇,陶杨;刑事诉权理论视野下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松元;;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保护的初步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熊文钊;郑爱林;;行政裁量权的程序控制:以公众参与机制为中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张冬云;;论纳税人的知情权[A];财税法论丛(第7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雅萍;期待权导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肖丹;卢梭政府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罗超群;政府公共财政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高龙;新闻自由与保守国家秘密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黄蕾;户外广告管理的立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玲;新时期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冕冕;刑事证据认证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雪妮;法院调解制度的定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思明;论刑事诉讼中的陪审团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蔡荣任;论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警务公开[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成浩;薛冰;;共和主义情境中的公民参与[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刘训练;;共和主义的复兴——当代西方新共和主义的局限与困境[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舒绍福;邬晓燕;;施勒格尔的共和主义思想[J];浙江学刊;2008年04期
4 刘训练;;共和主义:对一种政治思想传统的界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7期
5 孔繁斌;;社会治理的多中心场域构建——基于共和主义的一项理论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涂文娟;;共和主义宪政的理念、实践及评价[J];哲学动态;2009年04期
7 万健琳;;公民与制度:共和主义两条进路的分立与复合[J];哲学动态;2010年03期
8 殷宏;;托马斯·史密斯爵士与都铎英国的共和主义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牛子宏;;无支配政府及其治理——论佩迪特的共和主义政府理论[J];理论导刊;2010年08期
10 杨志坚;;共和主义史学派对美国革命和立国的解读——兼论共和主义范式的得与失[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晓升;;在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评哈贝马斯的商议民主概念[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包利民(浙江大学外哲所教授);公民共和主义如何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郑戈;以共和主义的视角[N];南方周末;2007年
3 复旦大学历史系 张智;法国人为何会选择共和国[N];解放日报;2012年
4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陆军 复旦大学 陈能心 南京大学 吕效平 上海戏剧学院 李伟;上海剧坛的八“有”八“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2年
7 刘国栋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卢梭是一个平等主义者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应奇(浙江大学哲学系);正本清源 於斯为盛[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甘阳 刘小枫;政治哲学的兴起[N];南方周末;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运娟;古典共和主义的继承与背离[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训练;公民与共和[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3 曾纪茂;共和主义的民主[D];复旦大学;2005年
4 徐百军;共和主义政治义务:一种尝试性理论建构与逻辑审视[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D];武汉大学;2005年
6 刘晨光;建构政制:思想与统治[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远永;佩迪特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维静;从空想到现实:16世纪英国共和主义思想的演变[D];湘潭大学;2013年
3 陈晓芸;免于支配的争议性民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秦凤;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共和主义思想及其政治实践(1789—1794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邢文凤;共和主义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吴恒威;国家与公民:共和主义的视野及其得失[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毅昕;人的王国还是法律的王国[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梁运娟;古典共和主义视域中的马基雅维里共和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俊;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公民身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刘琳;免于支配的自由:思考自由的第三种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30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30895.html